为什么要做需求预测

为什么要做需求预测为什么要做需求预测一 根本原因是供应链响应能力有限二 无论供应链响应能力如何 都需要预测三 没有预测 意味着有多个预测 需求预测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一、根本原因是供应链响应能力有限

  打个比方,你早晨起来洗脸刷牙,打开水龙头,水就来了,响应周期为零,响应能力无限,所以你无须提前预测用水量。要预测,根本原因是供应链的响应能力有限——响应周期越长,响应能力越有限,对需求预测的依赖就越高,这也意味着需求预测要做得越早;而需求预测越早,准确度就越低,这就陷入了死循环。所以,缩短供应链的响应周期,提高供应链的响应能力,是提高预测准确度、更好匹配需求与供应的关键。

二、无论供应链响应能力如何,都需要预测

  无论供应链响应能力如何,都需要做预测,只是预测的对象不同。比如,假设我们向客户承诺的交货周期(SLA)为20天:
  在下面表格的case2中:原材料加工、零部件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组装等四个环节的实际交付SLA都为6天,为了实现向客户承诺的20天交货周期,我们只需要提前6天预测并加工好原材料,在客户下订单的时候从第二个节点——零部件加工开始启动交付即可,这样我们只需管理好原材料,且不会产生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的库存积压;
  而在case4中:四个环节的实际交付SLA都为11天,由于实际交付SLA更慢,为了实现向客户承诺的20天交货周期,我们不得已只能从成品组装开始启动交付,预测的对象则从case2的原材料数量变成了半成品数量,也就是需要提前45天预测并加工好半成品,当客户下订单的时候再组装为成品。可以想象相比case2,预测的准确率会下降多少,而企业的管理成本、库存成本又会增加多少。
  综上所述,预测的提前期越短、交付的周期越短,企业的成本就能越低,但不管哪种情况,预测都是必须的。

原材料加工 零部件加工 半成品加工 成品组装
承诺交付SLA 20天
case1:实际交付SLA 3天 3天 3天 3天
预测转执行点
case2:实际交付SLA 6天 6天 6天 6天
预测转执行点
case3:实际交付SLA 7天 7天 7天 7天
预测转执行点
case4:实际交付SLA 15天 15天 15天 15天
预测转执行点

ps:这里的预测转执行点在供应链中有个专业名词叫推拉结合点。

三、没有预测,意味着有多个预测

  预测是跟不确定性打交道,当不确定性很高时,比如新产品、新项目、新客户,往往很难确定预测,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预测;相反,这意味着每个职能都在自己做预测,结果是有很多预测。生产需要预测准备产能,采购需要预测来备料,财务需要预测来做预算——为了把工作做好,各职能就不得不自己整出个预测来。这N个预测注定不同,给跨职能、跨公司的沟通造成诸多问题。要知道,最终的需求只有一个,这意味着,在这N个预测中,可能N-1个都是错的,而错的结果呢,就是库存。
  对于管理者来说,表面的挑战是没有预测,实质问题则是预测太多——没有预测,每个职能都有自己的预测;有预测而不信任预测,各个职能会制定自己的预测,这都造成多重预测的问题。多重预测,也是最原始的预测模式。解决方案呢,就是对接公司前端的销售和后端的供应链,制定准确度最高的错误的预测,即便要死也让大家都死在同一个数字上——要知道,做生意就如赌博,而赌博的体现就是需求预测,这个汇集了前后端最佳智慧的数字赢面最大。

本文为对《供应链的三道防线》的读书心得和笔记,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2138.html

(0)
上一篇 2025-05-12 16:00
下一篇 2025-05-12 16: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