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NRF的基本定义:
NRF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多种无线通信协议,其中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协议,这是一种近场通信技术,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传递信息。
NFC是一种基于无线射频的短距离通信技术,通常工作在13.56 MHz的高频频段。NFC设备之间可以进行近距离的数据传输和交换,通常的传输距离在几厘米范围内。
NFC技术支持两种主要模式:读取模式和写入模式。在读取模式下,一个设备可以读取另一个设备(如NFC标签)中存储的信息。在写入模式下,一个设备可以向另一个设备(如NFC标签)中写入数据。
高频(HF)NFC卡:
高频NFC卡的工作频率一般为13.56 MHz。这种类型的卡片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支付系统(如银行卡、电子钱包)、门禁系统、交通票务系统等。高频NFC卡具有较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较短的通信距离(通常为几厘米)。常见的高频NFC卡标准包括ISO/IEC 14443和ISO/IEC 18092。
以下是一些在高频范围内较少使用的频率:
- 6.78 MHz:这是ISO/IEC 15693标准规定的一种高频频率。它通常用于近场通信,例如物品跟踪、库存管理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 27.12 MHz:这是ISO/IEC 14443-2标准规定的一种高频频率。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如一些特殊门禁系统,可能会使用这个频率。
低频(LF)NFC卡:
低频NFC卡的工作频率一般为125 kHz。与高频NFC卡相比,低频NFC卡的通信距离较远(通常可达到几十厘米),但数据传输速度较慢。低频NFC卡主要应用于一些特定领域,如动物标识、门禁系统、物品跟踪等。常见的低频NFC卡标准包括ISO/IEC 14443-2。
以下是一些在低频范围内较少使用的频率:
- 134.2 kHz:这个频率主要用于动物标识和追踪,例如宠物标签和牲畜标签。它符合ISO 11784和ISO 11785标准。
- 140-148.5 kHz:这个频率范围通常用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如电子标签和物品跟踪。
不同频率的低频卡通常是不可以通用的。低频NFC卡的频率决定了其工作频段和通信协议,不同频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高频卡和低频卡在硬件上的区别:
天线设计:由于工作频率不同,低频和高频卡使用的天线设计也会有所不同。低频卡通常使用较长的线圈天线,可以实现较远的通信距离。而高频卡使用的天线则更为紧凑,适用于近距离通信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高频卡和低频卡的供电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 无源供电:部分低频和高频卡可以通过感应式耦合从读卡器或读写器中获取所需的能量。这种方式称为无源供电或能量传输。当卡片靠近读卡器时,读卡器通过无线感应将能量传输到卡片中,供其工作所需。
- 有源供电:另一种供电方式是通过内置电池或其他能源来为卡片提供电力。这种方式称为有源供电。有源供电的卡片可以具有更高的处理能力和功能,但也需要定期更换或充电电池。
无论是无源供电还是有源供电,低频和高频卡都需要与读卡器或读写器进行无线通信,并从中获取所需的能量或电力供应。
线圈在NRF通信中扮演着两个重要的角色:
- 发射器(Transmitter):线圈可以作为发射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通过天线辐射出去。发射器的工作是将要传输的数据转换为适合射频通信的信号形式,以便在空间中传播。
- 接收器(Receiver):线圈也可以作为接收器,接收来自其他设备发送的射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接收器的工作是接收周围设备发出的射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用的电信号进行后续处理和解码。
线圈的物理特性和设计参数(如线圈的形状、大小、匹配电路等)会对NRF通信的性能产生影响。合理设计和优化线圈可以提高通信的稳定性、传输距离和信号质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