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超威半导体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简称 AMD),成立于1969年,是一家美国半导体跨国公司。1975年,AMD进入微处理器市场,此后与英特尔(Intel)之间的竞争从未停歇。AMD的发展史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充满了挑战、坚持和逆袭,尤其近年来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竞争力的价格赢得了广泛的口碑。
不同于英特尔,早期AMD处理器有开核,超频等玩法,复杂的命名规律也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笔者只在帮亲友升级电脑时接触AMD处理器较多,新机装机较少,整理有遗漏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APU的含义
APU(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加速处理单元)是AMD提出的概念,将CPU和GPU结合到一个封装上。简单来说,带核显的CPU是CPU核心旁边还有个GPU核心,AMD的APU是把CPU核心和GPU核心合二为一。
APU的A是“加速”的意思,并不是“AMD的某些CPU就叫APU”,传统意义上APU是指A4/A6/A8/A10/A12处理器,现在的锐龙沿用了APU的叫法,但没有APU的技术。
CPU超频(本文不涉及)
CPU超频是指人为提高CPU的外频或倍频,使其运行速度超过出厂设定的标准频率,从而提升电脑的整体性能。超频对CPU的体质,主板的稳定支持,良好的散热系统都有严格的要求,还伴随着一系列的技术挑战和潜在风险。
早期CPU性能较低,超频能力强,超频后能有质的提升,所以产生了一代又一代超频神U。现在的CPU默频完全能满足日常使用,超频带来的性能提升和投入的金钱不成正比。
CPU开核(本文不涉及)
一部分处理器在出厂时候厂家屏蔽了一个或者多个核心,开核就是把被屏蔽的核心重新启用。通过技术手段(设置主板的BIOS,打开ACC选项),释放被屏蔽的核心和缓存,把特定型号的较低端CPU还原成高端CPU,比如双核开成四核。
开核同样对CPU的体质,主板的稳定支持,良好的散热系统都有严格的要求,开核后性能会有质的提升。现在的CPU本身核心较多,性能完全能满足日常使用,不再涉及开核操作。
以下推荐综合考虑了性能,价格,功耗三者因素,供您参考
1、AM2 /AM2+平台,2006-2008年,不推荐:
平台过于老旧,只支持ddr2内存,处理器性能也普遍较差,部分主板可以通过升级BIOS来支持AM3接口CPU,但稳定性不能保证。
(经典的速龙 x2 5000开核变四核心FX5000就属于这一平台,笔者曾开核+超频玩过一段时间,只是功耗感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资料玩一下)
2、AM3平台,2009-2011年,推荐CPU:
处理器型号 |
核心/线程 |
核心频率(GHz) |
加速频率(GHz) |
三级缓存(MB) |
热设计功耗(W) |
插槽 |
速龙2 X4 645 |
4/4 |
3.1 |
NA |
NA |
95 |
AM3 |
很多朋友家里老电脑是AM3主板+速龙2双核CPU的配置,比如速龙2 X2 210/220/245,可以升级到速龙2 X4 645,能满足普通办公,娱乐影音,轻游戏需求。
装整机不推荐,建议直接换新平台。
弈龙2 X4 955,95w版本价格贵,125w版本功耗高,也不太推荐。
(速龙2 X3 435,羿龙II X2 B55等开核CPU处于这一代,笔者曾用X2 B55开核玩过一段时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资料玩一下)
3、AM3+平台,2011-2013年,推荐CPU:
处理器型号 |
核心/线程 |
核心频率(GHz) |
加速频率(GHz) |
三级缓存(MB) |
热设计功耗(W) |
插槽 |
FX-4100 |
4/4 |
3.6 |
3.8 |
8 |
95 |
AM3+ |
FX-4300 |
4/4 |
3.3 |
4.0 |
4 |
95 |
AM3+ |
FX-6300 |
6/6 |
3.5 |
4.1 |
8 |
95 |
AM3+ |
FX-4100三级缓存更高,FX-4300频率更高,其他方面差距不大,都能满足普通办公,娱乐影音,轻游戏需求。
FX-6300六核心,在独立显卡性能足够的情况下,能流畅体验网络游戏和部分单机游戏。
不推荐上八核心处理器,价格较高,这一代CPU相对高频低能,核心再多提升的性能也有限。
(AM3+主板,支持AM3接口CPU,如果对电脑性能要求不高的话,也可以选择速龙2 X4 645处理器)
4、FM1平台,2011年,推荐CPU:
处理器型号 |
核心/线程 |
核心频率(GHz) |
加速频率(GHz) |
三级缓存(MB) |
热设计功耗(W) |
插槽 |
A8-3800 |
4/4 |
2.4 |
2.7 |
NA |
65 |
FM1 |
速龙X4 638 |
4/4 |
2.7 |
NA |
NA |
65 |
FM1 |
一代主板只兼容一代CPU,这不光AMD,在Intel历史上也不多见。
第一代APU,频率较低,没有三级缓存,虽然带了核显,但性能属实还不够看。好在FM1平台有了65w四核心处理器,不像前几代动则95w,125w,甚至更高。
很多朋友家里老电脑是FM1主板+A4双核CPU的配置,比如A4-3300/3400,可以升级到A8-3800,能满足日常办公,娱乐影音需求。
装整机不推荐,建议直接换新平台。
速龙X4 638与A8-3800性能接近,只是没有核显。不推荐其他CPU,性能可能会略有提升,但价格高,功耗高。
4、FM2平台,2012-2013年,推荐CPU:
处理器型号 |
核心/线程 |
核心频率(GHz) |
加速频率(GHz) |
三级缓存(MB) |
热设计功耗(W) |
插槽 |
A8-6500 |
4/4 |
3.5 |
4.1 |
NA |
65 |
FM2 |
A10-5700 |
4/4 |
3.4 |
4.0 |
NA |
65 |
FM2 |
A8-6500,A10-5700性能接近,A10-5700核显略好于A8-6500,差距很小,两者核显都已相当于GT630 D3水平,在双通道内存加持下,可以流畅体验普通网游。
不推荐速龙X4 740,速龙X4 750K等CPU,性能几乎没有提升,还需要另外搭配独显。
(前几代平台推荐用来升级,装整机建议至少从FM2平台起)
5、FM2+平台,2014-2016年,推荐CPU:
处理器型号 |
核心/线程 |
核心频率(GHz) |
加速频率(GHz) |
三级缓存(MB) |
热设计功耗(W) |
插槽 |
A8-6500 |
4/4 |
3.5 |
4.1 |
NA |
65 |
FM2 |
A10-5700 |
4/4 |
3.4 |
4.0 |
NA |
65 |
FM2 |
A8-7600 |
4/4 |
3.1 |
3.8 |
NA |
65/45 |
FM2+ |
速龙 x4 855 |
4/4 |
3.5 |
3.9 |
NA |
65 |
FM2+ |
没错,前两款CPU为FM2接口CPU,兼容FM2+平台,性价比依然很高。
A8-7600和前两款CPU对比,性能上反而有所下降,但有了更强的核显Radeon R7 384SP,相当于GT640 GDDR3水平,在高频率双通道内存加持下,甚至接近GT 730。
速龙 x4 855是一款不常见的CPU,但某宝和二手平台都还有在售,在不考虑集显的情况下,性能在这四款CPU里最强。
考虑综合性能可选A8-6500,A10-5700,考虑核显性能可选A8-7600,有独立显卡可选速龙 x4 855。
不推荐其他CPU,性能提升有限,或者价格高,功耗高。
(A8-7600默认功耗65w,省电低效能模式是45w,可在BIOS里调整。)
6、AM4平台,2016年-至今,推荐CPU:
目前AM4平台可谓是AMD乃至整个微处理器历史上最长寿的,自2016年诞生以来,经历了五代CPU架构、四代制造工艺,衍生出众多产品,至今已八年之久。尽管AM5接口已经诞生两年,但AM4平台仍然在推出新品,需要分几部分介绍:
处理器型号 |
核心/线程 |
核心频率(GHz) |
加速频率(GHz) |
三级缓存(MB) |
热设计功耗(W) |
插槽 |
A10-9700 |
4/4 |
3.5 |
3.8 |
NA |
65 |
AM4 |
速龙X4 970 |
4/4 |
3.8 |
4.0 |
NA |
65 |
AM4 |
AM4接口并非锐龙CPU独占,7代APU(Bristol Ridge),新速龙,性能是AM4平台上最差的U之一,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当今二三十元的价格对于性能需求不大的用户也是极具吸引力。
A10-9700,核显相比上一代又有所提升,在双通道内存加持下,可以流畅体验普通网游。
在有配置独显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速龙X4 970,性能已相当于A12系,超过A10-9700。
推荐用于300系主板:A320、B350、X370。一些400,500系主板,在新BIOS下,可能不支持,需要先确认下。
处理器型号 |
核心/线程 |
核心频率(GHz) |
加速频率(GHz) |
二/三级缓存(MB) |
热设计功耗(W) |
插槽 |
锐龙3 2200G |
4/4 |
3.5 |
3.7 |
2/4 |
65 |
AM4 |
锐龙5 1600 |
6/12 |
3.2 |
3.6 |
3/12 |
65 |
AM4 |
锐龙3 2200G,性能不比锐龙5 2400G弱多少,价格实惠很多,在带核显锐龙处理器里性价比凸显,日常办公、娱乐、游戏,和轻剪辑都可以流畅运行。
在有配置独显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锐龙5 1600,相比不带核显锐龙2000系处理器,价格优势明显。
推荐用于300,400系主板:A320、B350、X370、B450、X470。一些500系主板,在新BIOS下,可能不支持,需要先确认下。
处理器型号 |
核心/线程 |
核心频率(GHz) |
加速频率(GHz) |
二/三级缓存(MB) |
热设计功耗(W) |
插槽 |
锐龙5 5500GT |
6/12 |
3.6 |
4.4 |
3/16 |
65 |
AM4 |
锐龙5 5500 |
6/12 |
3.6 |
4.2 |
3/16 |
65 |
AM4 |
市场上都在推荐锐龙5 5600,锐龙5 5600G,笔者对比其他CPU参考了价格,性能,还是推荐锐龙5 5500GT,锐龙5 5500吧。
锐龙5 5500GT,性能,核显与锐龙5 5600G一样,价格更优惠,能满足我们平时绝大多数需求,在双通道内存加持下,一些单机游戏也能流畅体验。
锐龙5 5500,没有核显,需搭配独显使用。性能微弱于锐龙5 5600,但在当下价格差距下,不值一提。
推荐用于400,500系主板:B450、X470、A520、B550、X570。一些300系主板,不支持锐龙5000系处理器,支持的一般也需要更新BIOS才可以。
(5600/5600G火了太长时间,等哪天溢价打下来,性价比才会更高吧,大家购买时关注下价格。)
7、AM5平台,2022年-至今,不推荐:
同英特尔十三代,十四代处理器一样,AM4平台处理器性能已完全过剩,不推荐。
还是那句话,“CPU没有性价比,只是因为它没有降到合适的价格”,不管CPU价格如何波动,在理论上长期来看CPU的价格会不断下降,这是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