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电路设计中的RC电路

详解电路设计中的RC电路一 什么是 RC 电路 RC 电路是指由电阻 R 和电容 C 组成的电路 它是脉冲产生和整形电路中常用到的电路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目录

一、什么是RC电路

二、RC充、放电电路

(1)RC充电电路

(2)RC放电电路

三、RC积分电路

(1)RC积分电路的作用

(2)电路图

四、RC微分电路

(1)RC微分电路的作用

(2)电路图


一、什么是RC电路

RC电路是指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电路,它是脉冲产生和整形电路中常用到

的电路。

常见的RC充、放电电路、RC积分电路合RC微分电路接下来详细讲解。

二、RC充、放电电路

RC充、放电电路如下图所示,下面通过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来分析此电路。

详解电路设计中的RC电路
 ​RC充、放电电路图

(1)RC充电电路

RC充电电路图如下图(a)所示

详解电路设计中的RC电路
 RC充电电路图及充电曲线图

​由上图分析:

将上图a中开关S置于“1”处,电源E开始通过电阻R对电容C充电,由于刚开始充电时电容两端没有电荷,故电容两端电压为0V,即Uo=0V。从图a中可以看出UR+Uo=E,因为Uo=0V,所以刚开始时UR=E,充电电流I=UR/R,该电流很大,它对电容C充电很快。

随着电容不断被充电,它两端的电压Uo很快上升,电阻R两端电压UR不断减小,当电容两端充得电压Uo=E时,电阻两端的电压UR=0V,充电结束。充电时电容两端电压变化曲线如上图(b)所示。电容充电速度与RC的大小有关:即R的阻值越大,充电越慢,反之越快;C的容量越大,充电越慢,反之越快。为了衡量RC电路充电快慢,常采用一个时间常数τ(念作“tao”),时间常数是指R和C的乘积,即:τ=RC,τ的单位是秒(s),R的单位是欧姆(Ω),C的单位是法拉(F)。

RC充电电路在刚开始充电时充电电流大,以后慢慢减小,经过t=0.7τ,电容上充得的电压Uo约有0.5E(即Uo≈0.5E),通常规定在t=(3~5)τ时,Uo≈E,充电过程基本结束。另外,RC充电电路时间常数τ越大,充电时间越长,反之则时间越短。

(2)RC放电电路

RC放电电路如下图(a)所示

详解电路设计中的RC电路
 RC放电电路图及放电曲线图

​由上图分析:

电容C充电后,将开关S置于“2”处,电容C开始通过电阻R放电,由于刚开始放电时电容两端电压为E,即Uo=E,放电电流I=Uo/R,该电流很大,电容C放电很快。随着电容不断放电,它两端的电压Uo很快下降,因为Uo不断下降,故放电电流也很快减小,当电容两端电压Uo=0V时,放电电流也为0A,放电结束。

放电时电容两端电压变化曲线如上图(b)所示。电容放电速度与RC的大小有关:R的阻值越大,放电越慢,反之越快;C的容量越大,放电越慢,反之越快。

RC放电电路在刚开始放电时放电电流大,以后慢慢减小,经过t=0.7τ,电容上的电压Uo约下降到0.5E(即Uo≈0.5E),经过t=(3~5)τ,Uo≈0V,放电过程基本结束;RC放电电路的时间常数τ越大,放电时间越长,反之则时间越短。

三、RC积分电路

(1)RC积分电路的作用

RC积分电路能将矩形波转变成三角波(或锯齿波)。

(2)电路图

RC积分电路如下图(a)所示,给积分电路输入下图(b)所示的矩形脉冲Ui时,它就会输出三角波Uo:

详解电路设计中的RC电路
 RC积分电路及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图

​由上图分析:

积分电路工作过程说明如下。

在0~t1期间,矩形脉冲为低电平,输入电压Ui=0V,无电压对电容C充电,故输出电压Uo=0V。

在t1~t2期间,矩形脉冲为高电平,输入电压Ui的极性是上正下负,它经R对C充电,在C上充得上正下负的电压Uo,随着充电的进行,电压Uo慢慢升,因为积分电路的时间常数τ=RC远大于脉冲的宽度tw,所以t2时刻,电容C上的电压Uo无法充到矩形脉冲的幅度值Vm。

在t2~t4期间,矩形脉冲又为低电平,电容C上的上正下负电压开始往后级电路(未画出)放电,随着放电的进行,电压Uo慢慢下降,t3时刻电容放电完毕,Uo=0V,由于电容已放完电,故在t3~t4期间Uo始终为0V。t4时刻以后,电路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在输出端得到上图(b)所示的三角波Uo即是所需要转换的信号。

积分电路正常工作应满足:电路的时间常数τ应远大于输入矩形脉冲的脉冲宽度tw,即τ>>tw,通常τ≥3tw时就可认为满足该条件。

四、RC微分电路

(1)RC微分电路的作用

RC微分电路能将矩形脉冲转变成宽度很窄的尖峰脉冲信号。

(2)电路图

RC微分电路如下图(a)所示,给微分电路输入下图(b)所示的矩形脉冲Ui时,RC微分电路的的电路输出端就会输出尖峰脉冲信号Uo。

详解电路设计中的RC电路
RC微分电路及输入合输出信号波形图

由上图分析:

电路工作过程说明如下。

在0~t1期间,矩形脉冲为低电平,输入电压Ui=0V,无电流流过电容和电阻,故电阻R两端电压Uo=0V。

在t1~t2期间,矩形脉冲为高电平,输入电压Ui的极性是上正下负,在t1时刻,由于电容C还没被充电,故电容两端的电压UC=0V,而电阻R两端的Uo=Vm,t1时刻后Ui开始对电容电,由于该电路的时间常数很小,因此电容充电速度很快,电压UC(左正右负)很快上升到Vm,该电压保持为Vm到t2时刻,而电阻R两端的电压Uo很快下降到0V。即在t1~t2期间,R两端得到一个正的尖峰脉冲电压Uo。

在t2~t3期间,矩形脉冲又为低电平,输入电压Ui=0V,输入端电路相当于短路,电容C左端通过输入电路接地,电容C相当于与电阻R并联,电容C上的左正右负电压Vm加到电阻R两端,R两端得到一个上负下正的电压−Vm,Uo=−Vm。然后电容C开始通过输入端电路和R放电,随着放电的进行,由于RC电路时间常数小,电容放电很快,它两端的电压下降很快,R两端的负电压也快速减小,当电容放电完毕,流过R的电流为0A,R两端电压Uo上升到0V,Uo=0V一直维持到t3时刻。

即在t2~t3期间,R两端得到一个负的尖峰脉冲电压Uo。t3时刻以后,电路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在输出端得到上图(b)所示的正负尖峰脉冲信号。

微分电路正常工作应满足的条件:电路的时间常数τ应远小于输入矩形脉冲的脉冲宽度tw,即τ<<tw,通常τ≤1/5tw时就可认为满足该条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7134.html

(0)
上一篇 2025-04-09 19:26
下一篇 2025-04-09 19: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