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一、电磁炉工作原理
来源: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1. 电磁感应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如果磁场发生变化,就会在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麦克斯韦用数学解释了法拉第的观点,提出了: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 。也就是,空间中有一个变化的磁场,比如说增大或者减小,那么在这个磁场上就会产生的电场,这个电场是一圈一圈的,我们称之为涡旋电场。
涡旋电场本身是没有电流的,假如在上面放一个导体,这样在电场的作用下,电荷就会发生运动,比如说正电荷正向运动起来(实质上是电子反向运动)。电荷运动起来,就能形成电流了。因为这个电流是涡旋形状的,我们称之为涡流。
所以,涡流就是在变化的磁场中有一个导体,这样的变化的电场就能产生涡流 。
2. 电磁炉
2.1.加热原理
电磁炉的内部有一个线圈,这个线圈有高频的电流I,一会正转一会反转不停的变化,这个高频的电流就会产生磁场,磁场会随着电流正转和反转的方向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正转时,线圈产生向上的磁场(可以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即图中左边的磁场),当电流反向时,产生向下的磁场,即图中右边的磁场
那么在变化的磁场中就会产生一圈圈的涡旋电场,这个涡旋电场也是变化的(即图中蓝色笔画在磁场上的小线圈)
但是如果不放锅的话,这个电场是没有办法形成电流的,没有电流就不能生热。但是加入我们放一个导体锅进去,在锅的底部由于有涡旋电场的作用,就会形成电流,这个电流就是涡流。这个涡流会生热,所以电磁炉就能对这个锅进行加热。
2.2.锅具的要求
1.锅必须是导体
放一个陶瓷锅进去就不行,因为陶瓷不是导体,就算有电场也不会产生涡流,就不能产生热。
2.必须具有铁磁性
铁磁性可以加强磁场,在电磁炉内的加热线圈中产生高频电流,大概有20kHz(通过一些方法把50Hz的工频电流编程20kHz的高频电流),产生的磁场也在告诉变化,所以也能产生涡流电场,但是磁场不够强的话,产生的涡流就不够。于是就可以用铁,放进去就能加强磁场。
如果用铜或铝,虽然它是导电的,但它不是铁磁性的,所以它没有办法加强磁场,也就没有办法产生组够多的电流,这样锅也没办法生热。
还有一种就是,铁具有很好的导磁性,能够将大部分的磁场限制在锅具的底部范围,大部分磁场不会留出去。如果用铜或者铝,有些铜就会散发掉。
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我们只能用铁锅或者不锈钢锅。因此电磁炉的锅一般是专用的,换一个锅上去电磁炉会报警,会滴滴滴的响。
2.3.电磁炉的危害
因为电磁炉产生的是高频的电磁场,所以一定会辐射电磁波,大部分的电磁波被限制住了,但也有一小部分泄露出去了。所以对有部分特殊人群有危害,比如佩戴心脏起搏器的,如果离电磁炉太近,就会受电磁波的影响。或者有些戴着比较高级的电子手表,靠太近也会受到影响。对一般人而言,电磁炉还是比较安全的工具。
二 电磁炉主板及原理图
1. 电磁炉原理图
(来源: 电磁炉主板原理讲解)
1.1. 加热电路
主板上,220V从这两个端子进入,一个火线一个零线(下图1)。在电路图,火线经过F0101,250V,10A的保险丝(下图2),然后到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下图3),零线也是来到交流输入端。
下图为整流桥,一共四个引脚,220V加到中间两个引脚上。
通过整流桥进行整流,然后通过5uF进行滤波,对应主板上的无极性电容(四四方方的),是310V的滤波电容。也就是在电容的两端可以测得310v的直流电。
在原理图中的这个点,就能测得310v。
这个310v会经过加热线盘(下图),有两个端子,一个端子接在310v上面,另一个端子接在IGBT上。
接上后,这个310v就会经过加热线盘接到IGBT的集电极上,也可以得到310v的直流电。
在线盘上又并了一个C103电容,容量较小,只有0.3uF,但是耐压非常高,有1200v。主板上是和线盘的接线端子是并联的关系。
这个线盘和电容构成了LC谐振。
如锅这个310v想在线圈上进行充磁,那么就需要让IGBT打开。这个IGBT是和整流桥做在一起的,方便装在散热片上。
这个IGBT有三个引脚,分别为栅极,集电极,发射极,它的内部是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结合体。既具备三极管的大电流,也具备场效应管的高耐压。
如果IGBT导通了,310v就会顺着集电极流向发射极入地。
但是IGBT是要收单片机或者CPU的控制才能导通的。只有CPU划出脉宽方波控制信号,用来推动IGBT导通和截止,当发出高电平,IGBT导通,发出低电平时,IGBT截止。
单片机它所发出的信号非常小,弱信号是推动不了IGBT的,这时候就需要推挽放大电路。这个电路由两个三极管组成,一个是PNP型的,一个是NPN型的。
推挽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对弱信号进行放大,经过这个电路放大后的信号可以直接推动IGBT进行打开和关闭。
1.2. 副电源电路
单片机需要有供电,是由副电源产生的,所以在主板上还需要设计一个副电源主板电路来产生呢个5v和18v。5v是提供给单片机供电,18v是提供给IGBT,推动他的导通和关闭;另一路是加到散热风扇上。
220v除了去往整流桥,还去往另一路电路,经过二极管整流,再经过电阻限流,在经过滤波电容进行滤波,其容量为4.7uF,耐压值为400v。
火线和零线上都有二极管的原因是,如果外部火线接到电路中的火线,那么副电源也有电压可以下来;如果火线接零线上面了,也有电压从另外一个二极管下来。无论火线接在哪个电路上,都有电压给副电源提供供电。如果这两个二极管损坏了,就会导致副电源不能正常工作
那么经过了限流电阻后的电压为310v的直流电,会经过右边副电源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然后下来经过下面电源芯片的5678脚,这四个脚都是连在一起的。
下图中左边的元器件是副电源变压器,右边是控制芯片。
那么测量芯片的5678脚就可以得到310v的电压。
副电源电路也是一个小型的开关电源电路。一般的开关电源电路都有开关管。但是在这个原理图上没有开关管,是因为它被做在了电源芯片的内部。
芯片控制内部的开关管导通,就会经过导通的开关管入地。
入地后就会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上进行储能,此时初级线圈是上正下负的,电流也是从上往下流。
当芯片控制开关管截止,初级线圈就会产生下正上负的,电流往上流。此时由于左边是正,右边是负,就会产生从左往右流的电流。310v和变压器线圈所产生的电压,想叠加就会产生一个尖峰电压,这个电压会再次加到控制芯片内部的开关管上。
为了防止尖峰电压把开关管给击穿,就设计了尖峰吸收电路(在初级线圈的左边),通过二极管整流,给电容吸收掉尖峰吸收电压,通过电阻放掉尖峰吸收电压。等待初级线圈第二次的吸收。
当控制芯片控制内部的开关管截止,在线圈中储存的磁能就会向外释放,就会被次级线圈感应出高频交流电,再通过D202二极管整流为一个脉动的直流电。
这个脉动的直流电经过滤波电容进行整流,然后输出一个18v的直流电。
左边有一个18v的稳压二极管D204,如果没有这个稳压二极管,可能输出的就不是18v。如果次级线圈感应出来的是20v的电压,那么有了这个稳压二极管,输出的电压会始终稳定在18v。因为这个18v是推动IGBT导通的,所以一定是稳定的18v。
这就是经常说的,如果IGBT被击穿了,我们要重点检查下图18v的稳压二极管。同时还要重点检查旁边两个的三极管,
那么现在有了18v,IGBT和风扇可以正常工作了,但是CPU还不能正常工作,还需要有5v的电压送给CPU。
在这点输入端是18v的直流电,通过4.7欧的限流电阻,经过7805三端稳压器(下图2),就可以直接输出一个5v的直流电,
在7805的旁边还有一个三极管,在风扇接口的附近,用于控制风扇的。如果风扇不转,要重点检查这个三极管。
如果没有5v的直流电,要检查7805。
如果没有18v,要重点检查前极有没有振荡。
2. 电磁炉主板
来源: 美的电磁炉主板原理
课程内容架构:
2.1. 工作原理
电磁炉是如何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呢?
在电磁炉中有一个饶了很多线圈的线盘,通过这个线圈产生磁场再产生涡流。当铁锅放到炉盘线圈上时,铁的物质遇到涡流就会产生摩擦,从而使锅体发热,就能够加热锅里面的食物。
2.2. 两大供电电路
2.2.1. 310v形成电路
电路板一通上电,310v电压正常,有310v之后,然后就会流过加热线圈,就会产生磁场。
310v是直流电,通过线圈之后还是直流电。
这个线圈相当于一个电感,是通直流,阻交流,也就是,直流电通过线圈没有阻碍的作用,交流电才被阻碍。
2.2.1. 副电源电路
这个18v的电压除了供给风扇,还有驱动igbt,控制其导通和截止的时间。通过IGBT告诉的开和关,从而产生频率为20到40kHz的高频电压,在线圈上产生高频磁场。
另外一路电压为12v,通过7805的稳压芯片,产生一个5v的电压,一个是送给CPU,另一个是给按键面板。还有后面的芯片给他供电。
我们操作电磁炉开机和关机和调节功率大小,都是由5v供电的电压,
2.3. 四大检测电路
2.3.1. 电网电压检测电路
用于检测市电是否偏高或偏低,如果太低了,只有180v,或者太高了250v,芯片检测到,就会发出故障码,电磁炉就会停止加热。
2.3.2. 电流检测电路
这个电路最主要的作用是检测IGBT的工作电流是否变大,CPU就会发出故障码,整机就会停止工作。
2.3.3. 同步检测电路
2.3.4. igbt温度检测电路
电磁炉在工作的时候,要实时检测他的温度,是否偏高,如果温度太高,就会烧管子。是由下图的热敏电阻来检测的,放置igbt因为温度过高而烧坏。
这四大电路检测出来的结果都会送给CPU,CPU检测到故障,就会发出响应的指令出来,或者报警或者故障码,电磁炉就会停止工作了,
2.4. 面板控制电路
它负责开机,关机,功能转换,定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