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古书:
《尔雅·释天》:“太阴在寅曰摄提格。”
《史记·天官书》:“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
《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寅,岁名日摄提格,其雄为岁星,舍斗、牵牛;
这个词怪怪的。有人说是摄提格对应射手宫(Sagittarius),初听还行,再看看其他就对不起来了。古人总不能只用一个吧?
有人说这是离宫星官、室宿、壁宿的称呼。
需要探讨的是:那些历法周期的符号对应替代、记录于周朝末期和汉朝以后;而周朝之前的商朝,至今获解的甲骨文记录、却是有甲子没有阏逢和摄提格。
这就提出了一些有趣问题:阏逢和摄提格的符号系统,到底是中国“本地产”、还是“外来货”?若是“本地产”,那么,为什么商朝及以前没有痕迹可寻?甚至《周礼》和《左传》等关于周朝的古代文献也没有系统记载或使用?若是“外来货”,那么,那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进入中国且普遍用于周朝的?就目前有文物证实的古代历法看,只有远古巴比伦历法的六十进制可以跟中国的甲子六十并列媲美。(巴比伦是否存在是可疑的)
当然有的是外来也不稀奇。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也早就有人来来往往了。某些情况,比如自己还没定义,用外来的自然方便一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0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