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拟合,欠拟合,不收敛,泛化能力的通俗理解

过拟合,欠拟合,不收敛,泛化能力的通俗理解因为最近有需要 得跟别人讲一些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在此记录下 一起学习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泛化能力(generalization ability)是指机器学习算法对新鲜样本的适应能力,简而言之是在原有的数据集上添加新的数据集,通过训练输出一个合理的结果。学习的目的是学到隐含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对具有同一规律的学习集以外的数据,经过训练的网络也能给出合适的输出,该能力称为泛化能力。

用比较直白的话来讲,就是通过数据训练学习的模型,拿到真实场景去试,这个模型到底行不行,如果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它就是行,说明泛化能力好,如果表现很差,说明泛化能力就差。为了更好的理解泛化能力,这里引入三种现象,欠拟合、过拟合以及不收敛。

欠拟合(under-fitting),是指模型拟合程度不高,数据距离拟合曲线较远,或指模型没有很好地捕捉到数据特征,不能够很好地拟合数据。即,在训练数据集上表现差,在测试集数据也表现差。
过拟合(over-fitting),是指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很好,在测试集上效果差。
不收敛(non-convergence),指误差函数一直在振荡,不能趋近一个定值,没有找到局部或者全局最小值。

  • 举个例子来说明下,好比高考数学考试,为了在高考能有个好成绩,高一到高三,好多人会采用“题海战术”来训练自己的做题能力,但高考试卷上的题,都是新题,几乎没有一模一样的题,学生们为了掌握解题规律就不停的刷题,希望最后自己碰到类似的题,能够举一反三,能学以致用,这种规律掌握的适用性,就是泛化能力。
  • 有的人对相似题型的解题规律掌握的很好,并且解题效果也很好,这种就是泛化能力强,这种同学往往数学成绩就好。
  • 有的同学成绩不好,就是泛化能力差,可能有三种情况

1.做了不少题,但没有找到解题规律,不管碰到老题和新题都不会做,这种就是欠拟合
2.做了很多题,自认为做过的每一类题型的解题规律都掌握了,而且在之前“题海战术”的题目中,确实表现的很好,但是一碰到新的题目,完全就不会,或者做错,这种学生就是那种喜欢死记硬背的,这种就是过拟合
3.平常也不做题,然后每次一做题就瞎蒙,导致偶尔对,偶尔错,这种就是不收敛

为了更直观展示,引用了几张图来说明,如下图所示,真实曲线是正弦曲线,蓝色的点是训练数据,红色的线为拟合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1535.html

(0)
上一篇 2025-03-13 13:25
下一篇 2025-03-13 13: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