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光栅是最常用的波分器件,可将混色光按照波长在空间上展开,常用于光谱仪和单色仪。
光栅具有周期性微纳结构,根据光栅周期相对于工作波长,可将其分为三类,其中周期在波长的0.2倍至2倍的称为共振域光栅;远大于工作波长的称为常规光栅,远小于工作波长的称为亚波长光栅。
这里讨论的是共振域光栅,其周期通常与工作波长处于同一量级,因此产生明显的衍射效应。
光栅最重要的公式为:
其中为入射角,
为衍射角,d为光栅周期,也被称为光栅常数,n为光栅衍射级次,
为波长。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做几个推论:
1.光栅常数d直接决定了分光效果,也就是光栅把两个临近波长的光分开的程度。光栅选型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刻线数N,即1mm内有多少个周期,因为光栅一个重要的加工方式就是机械刻画,N可以直接由d计算而来,常用的光栅刻线数通常为几百至一千。从公式来看,N越大时,d越小,两个相邻波长的衍射角区分越开,即光栅分辨率越好,通常用R=nN来表示不同衍射级次光栅的分辨率。
2.不同级次之间的衍射角度存在重叠。例如,400nm的二级衍射光与800nm的一级衍射光是重叠的,这也就限制了光谱仪的光谱检测范围。
为了应对光栅衍射级次重叠带来的光谱检测范围限制,主要有几种解决方案:
1.傅里叶光谱仪,不使用光栅分光。2.多个不同参数的光栅在不同波长区域检测。3.闪耀光栅方案,将主能量分配在一级衍射。其中方法2和3有重叠。而对于闪耀光栅来说,由于高级次的光能量微弱,可以直接忽略,或者通过标定的方式进行消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