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门验证动量守恒实验

光电门验证动量守恒实验此时只要填入两个物体的质量和挡光片的宽度 然后使两个滑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 课件便会自动计算出两个滑块碰前和碰后的速度 并可以通过点击填入速度按钮来选择是否采用这组数据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本实验所需器件与第二个实验相同。但是连线方式有所区别,先将Arduino的电源输出接到两个光电门,然后再将光电门1的信号输出线接到Arduino的第10个端口,光电门2的信号输出线接到Arduino的第11个端口。对Arduino写入下列程序(只有主要程序段):

……

void loop () {

if(digitalRead(inputPin1) ==HIGH&&i1==0) //如果光电门1被挡光,则运行

{  t1=micros();   //将当前系统的时间赋值给t1,精确到1微秒

  i1=1;}

if(digitalRead(inputPin2)==HIGH&&i2==0) /如果光电门2被挡光,则运行

{  t2=micros();//将当前系统的时间赋值给t2,精确到1微秒

  i2=1;}

if(digitalRead(inputPin1) ==LOW&&i1==1)//如果光电门1挡光结束,则运行

{  tt1=micros();   //将当前系统的时间赋值给tt1

  t1=tt1-t1;      //重新计算t1=tt1-t1,也就是从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差

  i1=0;

   Serial.print(“l”);  //发送字符”l”,用于flash端处理用

   Serial.print(t1);  //发送t1

   Serial.print(0,BYTE); }  //发送结束字段

if(digitalRead(inputPin2)==LOW&&i2==1)

{  ……与光电门1的代码类似,此处省略……      }

……

可以看到Arduino端程序的作用是发送两个光电门各自被挡光的时间间隔,利用字符“l”和“r”来区分两个光电门。这段程序能够识别发送的时间间隔是哪个光电门的。所以在Flash端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下面笔者介绍用此传感器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的制作。

本实验需要测量的有质量和速度,需要计算的有mv、mv2、v/m等。质量用天平测完后直接填入课件中,速度由光电门测得的数据计算得到。

因为是探究课,所以需要计算的一些量不能全部都显示在课件上,只有当学生猜想到某个量时,才可以将这个量的计算值显示出来,而这是普通的商用传感器软件所没法完成的。除了这个功能外,还需要在课件上实时的显示滑块的位置,以便使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到滑块的运动。

笔者根据上诉想法,制作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这堂课的实验部分课件。以下就是一些课件界面的截图,有关代码部分因为字数过多省去。

首先显示的界面很简单,只有一些最基本的测速部分。导轨上也只有一个滑块。可以通过这个来讲解测速原理。在实际实验时课件上滑块的位置会随着真实滑块的运动而改变位置,两个速度框里会实时显示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在课件的右下角有一些有图案的按钮,通过点击这些按钮可以实现不同情况的碰撞探究。以下是探究两个物体相对运动发生碰撞的情况。可以看到点击按钮后会出现一个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此时只要填入两个物体的质量和挡光片的宽度,然后使两个滑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课件便会自动计算出两个滑块碰前和碰后的速度,并可以通过点击填入速度按钮来选择是否采用这组数据。

当采集到了三组数据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数据进行猜想,然后通过学生的猜想来进行具体数据的计算。这些可以通过课件右下角的几个彩色圆点按钮来实现,当然我们在之前必须设计足够多的猜想结果。点击原点按钮后显示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通过点击计算按钮,课件便会计算出我们想要计算的结果。通过观察这些结果来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5708.html

(0)
上一篇 2025-02-17 17:45
下一篇 2025-02-17 18: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