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1.缓存机制
下图是一个EDC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1)主机(2)从机(3)复制(4)缓存集群(5)第二次访问(6)第一次访问(7)业务服务器集群(8)浏览器
缓存机制就是为了将可能重复使用的数据放到内存中,一次生成,多次使用,避免每次使用都去访问存储系统,首次访问数据时,从数据库中取得数据保存到缓存中,第二次后就从缓存中取出数据。
2.主从数据库
主从数据库的实现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读写分离”,第二种方式是“分库分表”。
“读写分离”,主数据库负责“写操作”,从数据库负责“读操作”,根据压力情况,从数据库可以部署多个提高“读”的速度,数据库主机通过复制将数据同步到从机,每台数据库服务器都存储了所有的业务数据,业务服务器将写操作发给数据库主机,将读操作发给数据库从机。
“分库分表”,主要包括了分库和分表的存储方式,分库是指按照业务模块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分表指的是单个表的数据量太大,达到了性能的瓶颈后需要对单表进行拆分,一般包括了垂直分表和水平分表两种。
3.缓存技术
随着访问量的增加,逐渐出现了许多用户访问同一部分内容的情况,对于这些比较热门的内容,没必要每次都从数据库读取。对于这部分的内部可以采用缓存技术来提高读取数据,常用的两种技术是Memcached和redis。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