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流程模型
生产型企业的本质是通过采购原料进行生产加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式,生成新的产品卖给客户,实现原料的增值,从而创造利润。电商行业的生产加工动作少一些,往往只是进行进货,然后包装出货,但从IT人的视角,它也属于生产型行业。
生产型企业,不论是何种行业,基于其本质,具有如下通用的业务流程:
九大要素
基于上述通用业务流程,生产型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因素呢,就是要管理哪些内容?——“人、机、料、法、环、测”是业内公认的六个关键管理要素,它们对于企业的运营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简称“管理六要素”。除了常见的管理六要素,从系统的完整性来看,作为补充,还需要有客户、供应商,这样才能形成系统性闭环,同时对“机”进行细化,形成制具,即“具”,所以,综合起来便是“人、机、料、法、环、具、测、客、供”,九大要素,企业的管理本质就是管理这九大要素。
其中,常说的管理六要素:
1.人(人员):
- 在企业环境中,人员是指参与制造、操作、管理和维护工作的所有员工。
- 人员是企业运营的核心,他们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和安全管理意识都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企业需要注重人员培训、激励和考核,以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并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最大效能。
2.机(机器、设备):
- 机器和设备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具,用于加工、组装、检测和包装等各个环节。
- 机器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和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 企业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更新,以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符合生产需求。
3.料(材料、原料):
- 材料和原料是构成产品的基本元素,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决定产品的最终质量。
- 企业需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采购、存储和使用环节,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生产要求,并避免使用劣质或不合格的材料。
- 同时,对于材料的利用和消耗也需要进行精细管理,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法(方法、工艺):
- 方法和工艺是指生产过程中所遵循的操作流程、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等。
- 正确的方法和工艺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 企业需要制定并不断完善生产方法和工艺,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5.环(环境、条件):
- 环境条件包括企业的物理环境、工作场所的布置、生产设备的布局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噪音等因素。
- 这些环境因素对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都具有重要影响。
- 企业需要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的工作环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噪音、控制温度湿度等,以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
6.测(检测、测量):
- 检测和测量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 通过对产品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 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和监控,可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检测和测量体系,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补充要素:
7.具(载具、容器具):
- 制具(治具、工装夹具、载具、容器具等)使用、追溯管理。
- 制具的出入库及安全库存管理。
8.客(客户):
- 客户的基础信息、质量、工艺等要求管理。
- 客户的订单及发货管理。
9.供(供应商、厂商):
- 供应商基础信息、质量等要求管理。
- 采购、收货的管理。
综上所述,人、机、料、法、环、具、测、客、供是企业运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九个要素。通过不断优化这些要素的配置和管理,企业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变与不变
企业要在市场上生存,就意味着要不停的改变进化,业务流程的改变、组织的改变、工艺的升级、新产品导入等等,优秀的管理系统应该配合管理的改变而变化,即随需而变。
从管理者的角度,“人、机、料、环、具、测、客、供”是相对不变的,变的是“法”。“法”的本质又是什么?是流程:业务流程和操作流程。
例如,仓库的收货业务流程如下:
生产工艺流程,也属于业务流程的一种:
收货作业的作业流程如下:
不同企业或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景下,业务流程和作业流程将不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