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作为尼罗河文明的杰出代表 埃及文明源自公元前 7400 多年的法尤姆地区 这里孕育出具有聚落组织和城邦特征的社会形态 公元前 3150 年 南北埃及实现统一 成为全球首个大一统国家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作为尼罗河文明的杰出代表,埃及文明源自公元前7400多年的法尤姆地区,这里孕育出具有聚落组织和城邦特征的社会形态。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公元前3150年,南北埃及实现统一,成为全球首个大一统国家。

历经早王国、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王朝时期,共30个王朝。

然而,公元前525年,埃及沦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

此后千余年间,先后被马其顿王国和罗马帝国征服。

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逐渐伊斯兰化。

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1882年,英军占领后,埃及成为英国保护国。

1922年2月28日,英国宣布埃及独立,但保留对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问题的处置权。

1952年7月23日,纳赛尔政权推翻法鲁克王朝,于1953年6月18日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

1958年2月与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1961年,叙利亚退出“阿联”。

1971年9月1日,更名为现国名。

埃及古国历史源远流长,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地理位置独特,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今中东地区),横跨亚非两洲,西奈半岛位于亚洲地区。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

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沉积,形成肥沃的黑色土壤。因此,古埃及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言:“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在人类历史上尼罗河是文明的化身,在世人心目中埃及文明总是和尼罗河联系在一起。”

埃及人的原始社会可追溯至200万年前的埃及直立人,他们是埃及最早的人类,共同祖先属于埃及古猿,主要起始于在埃及法尤姆洼地的原上猿和埃及猿,距今约2800~2600万年之间。

埃及法尤姆的直立人生活反映了埃及最早人类的活动。约9000多年前,人们在尼罗河河谷定居,开始在岸边建立房屋和村落,进行农业畜牧业的生产活动。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7500年前,下埃及的法尤姆地区出现了早期城市,并开始使用青铜器,为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法尤姆湖附近的考古发掘表明,早在公元前5450年,生活在此地的埃及先民耕作物有大麦和小麦。另一个遗址梅里姆达也位于尼罗河西岸,其年代测定为公元前4800年。

下埃及:

1、法尤姆A时期(约公元前5450年—前4400年);

2、迈瑞姆达时期(约公元前5000年—前4100年);

3、奥玛瑞时期(约公元前4600年—前4350年);

4、马阿迪时期(约公元前4000年—前3200年)

上埃及:

1、塔斯亚巴达里时期(约公元前4500年—前4000年);

2、涅伽达一期阿姆拉特时期(约公元前4400年—前3500年);

3、涅伽达二期格尔塞时期(约公元前3500年—前3300年);

4、涅伽达三期塞梅尼时期或前王朝第零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300年—前3100年)

约公元前350年前后,埃及第三十一王朝初期的史学家曼涅托,划分埃及第一王朝至第三十一王朝,共计三十一个朝代。现代学者进一步细化为三十三个王朝(含第零、32王朝)及以下几个时期:

古风时代(前)

1、前王朝时期 ( 城邦、约公元前4000—约前3300年)

公元前4000年,埃及进入前王朝时期,前王朝时期又叫作涅伽达文化时期,涅伽达文化因埃及南部的涅伽达遗址而得名,涅伽达文化一期又称阿姆拉文化。涅伽达地方1610号墓中的一个黑顶陶罐上,发现了作为王权标志之一的红冠形象(以眼镜蛇作为其标志)。在属于格尔塞时期的一个墓中发现的一块陶片上,画着一个象征王衔符号的荷鲁斯鹰神的形象(这也是王权的标志之一)。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2.埃及第零王朝:公元前3300年至3100年。

阿拜多斯所藏描述蝎子王击败敌人的铭文,极有可能是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

据对其墓葬最新发现推测,最早时期的文字可能诞生于他统治时期。

蝎王或可能早于那尔迈统一埃及。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3、早王朝时期(1—2王朝,约公元前3100—约前2700年)

公元前32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早王朝时期包括了埃及第1王朝与埃及第2王朝,时间由前王朝时期直至公元前2686年,直至古王国时期。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有关这个时期的资料乃来自少数的遗址及其他刻有法老王名的物件,当中最重要的是那尔迈石板。除了在那尔迈石板上的简单文字,仍无发现任何有关第一王朝与第二王朝的详细记录。

埃及第一王朝:公元前3150年至2850年。闻名世界的古埃及帝王那尔迈,实属其中早期年代的代表。

他为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开国君主,确立了古埃及国家的统一。

那尔迈乃世界古国埃及的重要人物,自他至卡,共产生八位国王。

埃及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年至2686年。自霍特普司克摩伊至卡斯克摩,共有六位国王。古王国时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推动建筑、艺术和科技进步,有了稳固政府做支撑。

在“维西尔”(首相)的领导下,国家官员征税、协调水利工程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征召农民进行建筑工程,建立司法系统维护和平与秩序。繁荣稳定的经济确保财政盈余,使国家有能力主持大型工程和委托皇家工场制作杰出艺术品。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中央政府地位提升,法老承认土地所有权并供养官吏和书吏阶层。国王亦将土地用于修建陵墓或赠予地方神庙以确保死后崇拜。五个世纪的封建统治削弱国王经济实力,古王国后期,国王已无力维持庞大中央机构。国王权力下降,地方统治者挑战其权威。再加上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2150年的严重干旱,最终导致国家陷入长达140多年的饥荒和动荡,即所谓“第一中间期”。

古典时代(早)

1.古王国时期(3—8王朝,约公元前2700—约前2180年);

埃及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年至前2613年。自纳特里克特—左赛尔至胡尼,共有五位国王。焦瑟统治时期权力稳固,涌现众多壮丽石构建筑,以沙卡拉阶梯金字塔建筑群为代表。

建筑师、医圣兼学者的伊姆霍特普,成为史书首批出现的伟人之一。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此时期是中央集权君主制发展的阶段,君主坐镇孟斐斯,分派各省总督治理全国。国王左塞尔统治时期对西奈半岛发起多次远征,征服当地民族,并开采绿松石和铜等矿产。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埃及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前2494年。此时期从斯内夫卢至斯克普斯卡夫,共有六至七位君王。据金字塔之壮丽,斯奈夫鲁、胡夫及哈夫拉统治期间堪称辉煌顶峰。在达夏尔、梅顿和基萨筑造的金字塔,见证了王朝的卓越治理与经济繁荣。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第四王朝乃古埃及历史上王国时期的第二个朝代,在此时代埃及文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由胡夫法老建造的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因此,第四王朝被誉为古埃及的“荣耀时代”。

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2345年。此期间从乌斯卡夫至乌纳斯,有九位国王。最著名的为萨胡蕾和吉德卡雷—伊塞西。萨胡蕾为乌瑟卡夫和Khentkaues I的长子,在位长达15年,他开凿了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Bubasti运河,并组建了庞大舰队进行扩张。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埃及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统治者包含特提一世至女王尼托克里斯,七位君主,包括佩比一世与寿至百岁的佩比二世。尽管此王朝文治武功极盛,组织过远达非洲南端的军商远征,但地方省督权力的扩大,使中央权力受到挑战,导致内乱。

2、第一中间期(7—10王朝,约公元前2180—约前2040年);

第一中间期包括埃及第7,8,9、10王朝。

埃及第七王朝:短暂的混乱王朝,仅统治了七十天。

埃及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前2130年。共有八至二十七位国王。

埃及第九王朝:与第十王朝相衔接,统领下埃及,位于北方。

埃及第十王朝:与第九王朝共治90年,公元前2130—前2040年。共有六位国王,其中三人名为凯蒂。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埃及第7王朝、埃及第8王朝混乱动荡局面之后,埃及逐渐形成了两大权力中心:一是位于埃及中部的赫拉克列奥波里,赫拉克列奥波里统一了北部三角洲和中部埃及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埃及第9、10王朝。另一中心是南方的底比斯。底比斯建立了第11王朝,控制了埃及南方,并一度将势力向南发展到第一瀑布。

3、中王国时期(11—12王朝,约公元前2040—约前1786年);

中王国时期包括埃及第11、12王朝。

埃及第十一王朝:统治上埃及,位于南方,共有三位国王。

注:在第六王朝后期,随着古王国的分裂、国王权力衰微及人民反抗,加上盗墓横行,此后君王们不再修建耗资巨大的金字塔,而是在深山中开凿秘密地下陵墓(帝王谷),后世君王纷纷安息于此。渐渐地,帝王谷演变成皇家专属陵墓群,并设有军事要塞传承保护。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埃及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前1786年。七位国王名阿门埃玛特或塞索斯特里斯,末代统治者为女王塞贝克内菲卢雷。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如同世界各国,稳定与动荡交替。各省分权势力与其他历史不明势力摧毁了第十二王朝的底比斯政权,埃及分裂为众多诸侯国。

王权再度衰弱,统一又遭破坏,埃及再一次陷入分裂和混乱的状态。于是开始了第二中间期。

4、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约公元前1786—约前1550年);

第二中间期包括埃及第13、14、15“大喜克索斯王朝”、16“小喜克索斯人王朝”、17王朝底比斯王朝”。

埃及第十三王朝:公元前1786—前1674年。约四十位国王,其中部分名为塞贝霍特普。部分国王同时统治北部、中部、南部。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自公元前1730年起,这些国王仅为西克索国王的封臣。

埃及第十四王朝:资料缺失

埃及第十五王朝:希克索斯人初建之王朝。

埃及第十六王朝:公元前1674—前1567年。第十六王朝被称作“小希克索”王朝,仅存于三角洲东部。“大希克索”王朝有五位国王,包括基安和阿拉比。

埃及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674—前1567年。十位国王统治底比斯及周边地区。他们为希克索封臣。最后三位国王塔阿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开始与北方的希克索人抗争。

帝国时代(中)

1、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约公元前1550—约前1069年);

新王国时期包括埃及第18、19、20王朝。

埃及第十八王朝:作为新王国时期的首个王朝,也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其统治时间约为公元前1575年至公元前1308年。该王朝开启了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势力范围南至埃塞俄比亚,北至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以及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公元前1575年,第十七王朝法老卡摩斯之弟阿赫摩斯即位。他成功驱逐喜克索斯人,统一上下埃及,建立了强大的第十八王朝。此间,埃及被誉为帝国,在一个世纪内,势力深入亚洲,众多名义独立的国家均承认埃及为宗主国。

位于非洲尼罗河上游第五瀑布的努比亚也归顺埃及。埃及开始频繁与北叙利亚和南部非洲开展贸易。早期几位法老消灭国内敌对势力,实现了法老对政治和军事的绝对控制。这一控制模式历经500年间虽偶有波折,如图特摩斯一世政变,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摄政等,但始终未变,使埃及王朝渡过多次危机。

哈特谢普苏特去世后,图特摩斯三世独掌埃及。他连续发动战争,平定叙利亚巴勒斯坦叛乱,收复哈特谢普苏特时期丧失的领土。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后来,图特摩斯三世击败米坦尼国王,占领幼发拉底河西岸土地。经过多年征战,图特摩斯三世将埃及南部边界拓展至尼罗河第四瀑布,东地中海成为他的势力范围,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均纳入他的海上帝国。

第十八王朝晚期,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愈演愈烈。宗教领袖的影响力日益增长,对法老权力构成严重威胁。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后更名埃赫那吞)试图推行单一神信仰(只崇拜太阳神阿顿)。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他去世后,继任的图坦卡蒙(阿肯那顿之子,9岁即位18岁驾崩)恢复了埃及传统宗教和法老统治。图坦卡蒙驾崩后,约在公元前1308年,大臣阿伊继任为法老,接着霍伦海布及普拉美斯先后接替皇位,最后普拉美斯(拉美西斯一世)建立了埃及第十九王朝,第十八王朝至此终结。

埃及第十九王朝:(前1295—前1189),新王国时期第2个王朝,公元前1295年由拉美西斯一世创立,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期间达到巅峰。

拉美西斯一世之子塞提一世击败利比亚侵略者,攻占迦南。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此期,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也扩张至叙利亚。塞提二世离世后,拉美西斯二世继位。

公元前1274年,埃及第十九王朝与赫梯帝国在卡迭石战役中各有胜负。

公元前1272年,拉美西斯二世再度进攻叙利亚。

公元前1270年,埃及第十九王朝北部疆域抵达幼发拉底河西岸。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公元前1259年,埃及第十九王朝与赫梯帝国签订《孟斐斯和约》,埃及第十九王朝在叙利亚战争中获胜,达到鼎盛,各国纷纷朝拜。

拉美西斯二世执政66年,晚年埃及第十九王朝开始衰落。

公元前1213年,拉美西斯二世离世,麦伦普塔赫继位。

公元前1205年,麦伦普塔赫击败海上民族。

世界上首份和平协议即《埃及赫梯和约》或《银版和约》。正宗的银版合约年代久远已失传。当时的和约有两个纪念性版本,埃及人将卡迭什之战及和约全文刻于卡尔纳克神庙和底比斯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墙上,至今仍保存完好。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赫梯帝国早已消亡,其版本现藏于土耳其古代东方博物馆。联合国总部二楼大会堂内,土耳其赠送的“孟斐斯和约”复制品,为一件紫铜表皮雕塑,古朴文字清晰可见,成为人类追求和平的历史见证。

公元前1203年,麦伦普塔赫离世,塞提二世继位。阿蒙麦西斯占据上埃及,对抗塞提二世。

公元前1200年,塞提二世击败阿蒙麦西斯,实现全国统一。西普塔赫离世后,塞提二世之妻塔沃斯特登基。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公元前1189年,埃及第十九王朝被伊苏尔起义推翻。塞特纳赫特镇压起义,建立埃及第二十王朝。

埃及第二十王朝:(前1200—前1085)。十位君主,除首位名为赛特纳克特外,其余皆为拉美西斯。

公元前1078年,拉美西斯十一世离世,斯蒙迪斯一世掌控埃及北方。

公元前945年,利比亚王子舍顺克一世控制三角洲地区,建立“利比亚王朝”或“布巴斯提斯王朝”(布巴斯提斯为首都),即第二十一王朝,延续200余年。

舍顺克亦通过将家族成员安插至重要僧侣职位上,控制埃及南方。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利比亚统治腐朽之际,其在三角洲地区的对手在利安托波力斯崛起,库施对其构成威胁。

约公元前727年,库施国王皮耶侵入北方,占领底比斯,并最终占领三角洲地区。

建都塞易斯的赛特王们见证了这次短暂而充满生气的经济文化复兴。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525年,强大的波斯帝国在冈比西斯二世率领下开始了对埃及的征服,最终在贝鲁西亚之战中抓获了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冈比西斯二世于是采用法老称号,但却在远在苏萨的家中统治,将埃及划为总督区。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公元前1085年,阿蒙神庙祭司赫利霍尔篡夺王位,建立埃及第21王朝,新王国时期结束。

2、第三中间期(21—25王朝,约公元前1069—约前664年);

第三中间期包括埃及第21、22、23、24、25王朝。

埃及第二十一王朝:(前1085—前945)赫里荷尔自封为埃及国王,同时保留阿芒神僧侣长的职务。这无疑引起了部分反对。此外,塔尼斯城的斯门提斯国王,其势力遍布整个三角洲和中埃及。

埃及第二十二王朝:(前945—前712)由布巴斯梯斯的9王组成(据阿夫利坎努斯),其中保留的塞松契斯,奥索尔通和塔凯罗提斯3王名,显然对应舍尚克,奥索尔康和塔凯罗特,其余6王名已失传。曼尼托记载第二十二王朝共230年。

埃及第二十三王朝:(前818—前715)开国法老为帕杜巴斯一世,也称为帕图巴特斯。他在舍尚克三世第八年自立为王,在尔特坡里斯建立了塔尼斯王朝。这再次形成南北朝局势。

埃及第二十四王朝:(前8世纪)这是古代埃及在公元前8世纪的短暂王朝,仅历时十余年,定都于塞易斯,统治尼罗河三角洲一带,最终被南方的第二十五王朝所灭。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前752—前656)(努比亚王朝或埃塞俄比亚王朝)是自公元前8世纪中期至前7世纪中期统治的王朝,其君主源自努比亚,后征服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因亚述人入侵而衰落,最后一任法老在第二十六王朝占领底比斯后退回努比亚。

3、晚王国时期(26—31王朝,约公元前664—约前332年);

后王朝时期包括埃及第26王朝、27王朝、28王朝、29王朝、30王朝、31王朝。

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前664—前525)由舍易斯的九位法老组成,共统治167年。其中六至七位法老,共统治147年。第二十六王朝的开国法老是尼科一世,他可能是第二十四王朝利比亚血统的王公,在亚述帝国入侵时担任舍易斯城总督。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尼科一世之子普撒提克一世是第二十六王朝真正开国法老,建都舍易斯城。公元前663年,亚述王亚述巴尼拔恢复其父舍易斯总督头衔后,任命普撒提克一世为阿特里毕斯城总督,但他不愿臣服,对抗亚述帝国侵略。

埃及第二十七王朝:(前525—前402)又称第一次阿契美尼德时期、第一次埃及总督时期,是古埃及晚期的一个历史阶段,自前525年至前402年。这一时期古埃及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埃及行省。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第三位皇帝冈比西斯率军远征埃及,击败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直抵孟菲斯,埃及海军司令官乌加霍列森尼叛变,孟菲斯陷落,埃及第26王朝法老普撒美提克三世被俘,备受屈辱。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公元前404年,波斯统治者大流士二世去世,波斯内乱,埃及爆发第四次反波斯起义,由三角洲地区的利比亚人领导,领导人是阿米尔塔伊俄斯二世。他控制了下埃及,波斯帝国在埃及的统治崩溃,埃及第二十七王朝宣告结束。

埃及第二十八王朝:( 前404—前399 )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二世离世,子阿尔塔薛西斯二世上位,波斯国内动荡不安。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普萨美提克五世抓住时机发动起义,驱逐波斯势力,创建了第二十八王朝,定都塞易斯。公元前399年,内法阿鲁德一世刺杀普萨美提克五世,夺取政权,建立第二十九王朝,第二十八王朝终结。刚取得胜利的新巴比伦-米底联盟乘势而来,欲挽回败局。此时,埃及法老尼科二世决定挺身而出,率军前往两河流域救援,并计划收复叙利亚,实现埃及帝国梦。然而,这一切都需经过约书亚(约西亚)的犹太国领土。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公元前609年,尼科二世在这场战争中打败犹太王国,杀死约西亚。

公元前609年,亚述残军撤出尼尼微,逃往哈兰。约书亚国王在战斗中负伤,由仆人护送回耶路撒冷,在确认已到达都城后离世。他的军队也遭受埃及军队的屠杀。犹太王国从此成为埃及的附庸。

从公元前607年至公元前605年,老国王任命尼布甲尼撒为统帅,争夺埃及占领的亚述西部土地,最终成功。

公元前605年,那波帕拉萨去世,尼布甲尼撒返回巴比伦,顺利继位,并与米底亚联姻。

从公元前604年至公元前602年,尼布甲尼撒对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发动多次征服战争,大马士革、西顿、犹太国均被迫臣服。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公元前601年,尼布甲尼撒再次与埃及交战,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回巴比伦。

犹太国趁机脱离新巴比伦,投向埃及。

埃及第二十九王朝:(前399—前380)埃及第二十九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曼尼托记载的第二十九王朝由门德斯地区的几位法老组成,仅存在二十余年。第二十九王朝曾与斯巴达结盟,对抗波斯帝国。考古发现的第二十九王朝法老包括尼发鲁德法老、哈考尔法老、普塞穆特、尼斐利提斯。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埃及第三十王朝:(前380—前343)曼尼托记载的第三十王朝由塞边尼图斯的三位法老组成,共统治38年。内克塔内布一世是第三十王朝的首位法老,原为塞边尼图斯北部的将军。他在公元前380年篡夺了第二十九王朝尼斐利提斯的王位,创立了新王朝,成功抵御了波斯帝国的进攻,先后经历了泰奥斯法老和内克塔内布二世的统治。

公元前343年冬,波斯帝国再次入侵埃及,在贝鲁西亚战役中获胜,击败内克塔内布二世的军队,埃及第三十王朝覆灭。

埃及第三十一王朝:(前343–前332)波斯王阿塔薛西斯三世奥库斯翻了埃及第三十王朝,第二次确立了波斯帝国对埃及的全面统治,历史把波斯的第二次统治成为第三十一王朝,阿塔薛西斯三世大肆破坏埃及的神庙、摧毁埃及普塔神的神殿、劫掠财富。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推翻了波斯人之后,曾不惜涉险,以险些葬死沙漠的代价,前去埃及腹地锡瓦的阿蒙神谕殿祭拜阿蒙神,以此获得阿蒙神谕,来认可自己的法老头衔,并在埃及正式加冕为法老。

希腊化时代(晚)

1、托勒密时期(31—32王朝,约公元前332—约前30年);

埃及第三十二王朝(托勒密王朝):

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托勒密一世沿袭埃及传统,将首都设在亚历山大,以享有盛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为代表,引领全球文化与学术。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托勒密一世倾力于文化与商业繁荣,尤以亲自为亚历山大图书馆规划世界瞩目的宏伟蓝图为显著成就。此图书馆在全盛时期藏书近70万卷(莎草纸卷),是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图书馆。该图书馆吸引了众多学者,诸如阿基米德、欧几里德等,推动了古代西方文学、数学、力学、地理学、天文学、解剖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如《荷马史诗》的首个校订版出自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芝诺多德斯之手,埃拉托斯特尼在此测量后,精确计算出子午线长度(误差仅300公里左右),并提出了“地圆说”。从古王国时期到托勒密时期,埃及各朝代的哲学、诗歌、文学、医学、宗教、伦理及其他科学著作皆在此珍藏。

希帕提娅,这位古代埃及杰出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也是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最后一任研究员,她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对该城的知识社群贡献卓著。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此外,众多古希腊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诗人如埃拉托色尼、阿里斯塔克等历史名人都曾担任过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哲学家埃奈西德穆,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等智慧之士亦在此讲学或求学,使得图书馆荣获“世界上最好的学校”之美誉,并在整个地中海世界传播文明长达200至800年。托勒密皇帝将商业和创收行业作为发展重点,如莎草纸制造业,奠定了亚历山大城世界文化和经济的中心地位。

有人说古埃及史是反科学的伪史,是西方硬塞给埃及的“古文明”

托勒密四世(前221年—前205年在位)治理无方,受宠臣摆布。因此,托勒密王朝的叙利亚土地大部分丧失,附庸国纷纷反叛,导致国内动荡。托勒密四世上台后不久便捉拿了流亡埃及的斯巴达国王克里昂米尼三世,并将其囚禁。随着托勒密最得力的指挥官的背叛,埃及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的领土受到塞琉西王朝安条克三世的严重威胁。野心勃勃的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三世(大帝)发动了第四次叙利亚战争。公元前219年,塞琉西军队攻占了一些沿海城市;前217年,托勒密秘密训练的新军在巴勒斯坦南部的拉斐亚战役中获胜(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次伟大胜利),成功抵挡了安条克三世对埃及在巴勒斯坦领地的进攻。通过和约,托勒密四世夺取了除塞琉西亚外塞琉古王朝的全部沿岸城市。

罗马统治时代(后)

1、后埃及时期(埃及行省,约公元前30年—约公元639年);

罗马帝国:(埃及行省)(前30—公元642)

伊斯兰埃及:(公元642)

641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逐渐阿拉伯化,成为伊斯兰教一个重要中心。

1517年,埃及被土耳其人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

1882年,埃及被英军占领后成为英“保护国”。

1922年2月28日,英国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保留对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问题的处置权。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国家政权。

1953年6月18日,成立埃及共和国。

1958年2月,埃及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1961年,叙利亚发生政变,退出“阿联”。

1971年9月1日,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2024年1月31日,南非外交部部长潘多尔表示,埃及已确认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

2024年10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表声明说,埃及获得该机构的国家消除疟疾认证。

注:1、新王国时期十八王朝之后的埃及统治者才被称作“法老”。2、据现代埃及古物学最新考古发掘,埃及的第一次统一可能早在蝎王时期完成,约200年,此段前王朝时期被称为“零王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60393.html

(0)
上一篇 2025-01-14 15:15
下一篇 2025-01-14 15: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