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的一般用法是:线程 A 等待某个条件并挂起,直到线程 B 设置了这个条件,并通知条件变量,然后线程 A 被唤醒。经典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就可以用条件变量来解决。
这里等待的线程可以是多个,通知线程可以选择一次通知一个(notify_one)或一次通知所有(notify_all)。
示例修改自:
http://en.cppreference.com/w/cpp/thread/condition_variable
首先是头文件: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include <condition_variable>
然后是两个线程共享的全局变量:
std::mutex mutex; std::condition_variable cv; std::string data; bool ready = false; // 条件 bool processed = false; // 条件
工作线程:
void Worker()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mutex); // 等待主线程发送数据。 cv.wait(lock, [] { return ready; }); // 等待后,继续拥有锁。 std::cout << "工作线程正在处理数据..." << std::endl; // 睡眠一秒以模拟数据处理。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1)); data += " 已处理"; // 把数据发回主线程。 processed = true; std::cout << "工作线程通知数据已经处理完毕。" << std::endl; // 通知前,手动解锁以防正在等待的线程被唤醒后又立即被阻塞。 lock.unlock(); cv.notify_one(); }
主线程:
int main() { std::thread worker(Worker); // 把数据发送给工作线程。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mutex); std::cout << "主线程正在准备数据..." << std::endl; // 睡眠一秒以模拟数据准备。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1)); data = "样本数据"; ready = true; std::cout << "主线程通知数据已经准备完毕。" << std::endl; } cv.notify_one(); // 等待工作线程处理数据。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mutex); cv.wait(lock, [] { return processed; }); } std::cout << "回到主线程,数据 = " << data << std::endl; worker.join(); return 0; }
输出:
主线程正在准备数据... 主线程通知数据已经准备完毕。 工作线程正在处理数据... 工作线程通知数据已经处理完毕。 回到主线程,数据 = 样本数据 已处理
下面是一些说明。
与条件变量搭配使用的「锁」,必须是 unique_lock,不能用 lock_guard。这个前面文章中已有说明。
等待前先加锁。等待时,如果条件不满足,wait 会原子性地解锁并把线程挂起。
条件变量被通知后,挂起的线程就被唤醒,但是唤醒也有可能是假唤醒,或者是因为超时等异常情况,所以被唤醒的线程仍要检查条件是否满足,所以 wait 是放在条件循环里面。cv.wait(lock, [] { return ready; }); 相当于:while (!ready) { cv.wait(lock);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68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