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在复利计算中,利率周期通常以年为单位,此时利率周期与计息周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当利率周期与计息周期不同时,就出现了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的概念。下面我们通过对几种不同情况的分析来了解一下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的区别。
情况一:假设我们向银行借钱10万,贷款利率为每年6%,按年计息。
年利率为6%,利息一年只滚1次。
根据复利计息的计算规则,到年末连本带息需还给银行的钱为:
10 0000×(1+6%)1=10 6000.00(元)
情况二:假设我们向银行借钱10万,贷款利率为每年6%,按季计息。
一年4个季度,那么一个季度的利率为6%/4,利息一年滚了4次。
根据复利计息的计算规则,到年末连本带息需还给银行的钱为:
10 0000×(1+6%/4)4=10 6136.36(元)。
情况三:假设我们向银行借钱10万,贷款利率为每年6%,按月计息。
一年12个月,那么一个月的利率为6%/12,利息一年滚了12次。
根据复利计息的计算规则,到年末连本带息需还给银行的钱为:
10 0000×(1+6%/12)12=10 6167.78(元)。
情况四:假设我们向银行借钱10万,贷款利率为每年6%,按日计息。
一年365天,那么每日的利率为6%/365,利息一年滚了365次。
根据复利计息的计算规则,到年末连本带息需还给银行的钱为:
10 0000×(1+6%/365)365=10 6183.13(元)。
通过以上几种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是相同的年利率,但是不同的计息周期,每年产生的利息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计算利息的时候,不能仅看年利率是多少,还得看按照什么方式计息。
假设现在的利率为6%,按季计息,那么6%就称为名义利率,按季计息的话,实际年利率为(1+6%/4)4-1,实际年利率即为有效利率。
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为何会有偏差?一般我们在说利率的时候,都是说年利率多少,但是我们在真正计息的时候,有可能按年计息,有可能按季度计息,有可能按月计息,也就是说不一定会按年计息,这就造成了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的不同点。
将以上公式进行抽象提取,即可得到有效利率的计算公式。
式中的r称为名义利率,m为一年中的计息次数。
现设年名义利率为10%,则按年、季、月计息的年有效利率见下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实际利率和计息周期有关。当名义利率相同时,计息周期越短,年有效利率越高。
关于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也是我们咨询考试中的一个小考点,你学会区分了吗?更多专业内容请关注建设工程教育网咨询工程师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6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