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 课堂实录前面我们学习过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今天我们再着重讲讲合情推理中的归纳推理 复习引入完全归纳法 逐个验证不完全归纳法 验证部分 然后猜想眼见一定为实吗 乌鸦真的全是黑的吗 不是 世界上确实存在着全身白色或身体部分是白色的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课堂实录

前面我们学习过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今天我们再着重讲讲合情推理中的归纳推理。

复习引入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逐个验证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验证部分,然后猜想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眼见一定为实吗?

乌鸦真的全是黑的吗?

不是!世界上确实存在着全身白色或身体部分是白色的乌鸦。

例如,非洲的坦桑尼亚就有三种并非全黑的乌鸦,一种叫做斑驳鸦,身长40多厘米,颈项上有白色的圈,胸部是白色的羽毛;另一种叫白颈大渡鸦,颈部和背部都生长着月牙形的白毛,非常好看,还有一种叫斗篷白嘴 鸦,嘴是白色的。最令人惊奇的,是在日本发现了一只全身皆白的真正的白乌鸦!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归纳法两种形式比较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既然,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未必可靠,那我们就需要对归纳出的结论进行适当的验证,才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这节课主要研究,对于不能逐一验证的结论,该如何去进行证明。

新课导入

“多米诺骨牌游戏原理探秘”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你知道多米诺骨牌吗?

问题1. 在多米诺骨牌游戏中,你知道能让所有的多米诺骨牌倒下的条件是什么?

(动图观察、讨论、归纳)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问题2. 第一块骨牌倒下,说明游戏的开始。那你认为,条件(2)的作用又是什么?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分析讲解:

要完成多米诺骨牌游戏:

首先,要让第一块骨牌倒下,这是游戏能够完成的基础,如果第一块不倒下,游戏必然不能完成;

其次,条件(2)中第k+1块骨牌倒下,必须是由第k块骨牌倒下而引起的(风吹倒的算吗?),这样才能保证依次递推(依次推倒)的效果。

这种感觉,是不是有点类似数列递推公式中,由第一项能求第二项、再由第二项能求第三项、再由第三项能求第四项……那样可以无限求下去?

当然,在数列中,首先要已知了首项,才能确保后续的递推有意义了。

这种感觉,是不是也有点久违了的《算法》中的——循环结构了呢?

新课讲解

多米诺骨牌原理的应用:

对于某些含有正整数n的命题证明,可以试着仿照这样的思路。

比如: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分析:

显然,左式用常规求和方法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因为n的可以无限大,该等式也没有办法依次进行验证

那我们不妨考虑,是否能用多米诺骨牌的原理去进行说明?

比如:首先验证n=1时,等式成立;

再验证如果n=k等式成立时,看能否证明n=k+1时等式也成立。如果也成立的话,那是不是就有点多米诺骨牌的意思了呢?

证明: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综合(1)(2)可知,

原等式成立。


这种方法称之为“数学归纳法”。

其中,第一步为“归纳基础”

相当于“第一块骨牌成功倒下”;

第二步为“归纳递推”,

相当于“前一块骨牌倒下,引起了后一块骨牌的倒下”。

有了这两个条件,对于所有的n来说,等式都是成立的(相当于所有的骨牌都能倒下)。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有比较,好理解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解法分析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证法赏析: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问题1. 上述证法正确吗?

问题2. 上述证法与多米诺骨牌原理相符吗?

问题3. 上述证法是数学归纳法吗?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评析:

对本题结论来说,上述证明方法没有太大问题,而且处理过程有思想、有技巧。

但是,在第二步验证n=k+1等式成立时,并没有用到n=k的假设,那么这个假设其实就是多余的。相当于在堆积多米诺骨牌时,后一块骨牌的倒下与前一块骨牌没有任何关系,这当然是不符合游戏原理的。

因此,从方法的角度来说,这种证明方法可以看作放缩法,不属于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特别说明:

  1. 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时,务必要确保“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的结构完整。
  2. 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n=k+1的证明务必要用到归纳假设,否则,不属于数学归纳法。

课堂小结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课后练习

课堂呈现|我这样讲“数学归纳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0123.html

(0)
上一篇 2025-02-14 08:00
下一篇 2025-02-14 08: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