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倒在科学讲台上的数学大师华罗庚中国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振红 2015 年 6 月 12 日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逝世 30 周年的纪念日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举办了主题为 30 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几代学生缅怀华罗庚老师对学生的精心培养和教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倒在科学讲台上的数学大师华罗庚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2015年6月12日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逝世30周年的纪念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举办了主题为:“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几代学生缅怀华罗庚老师对学生的精心培养和教育”的纪念大会。

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30年前的这一天,传奇科学家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在东京大学的学术报告厅刚刚做完学术报告之后,说了声“谢谢”,回到座位上,这时日本女数学家白鸟富美子上前给他献花,华罗庚教授要起身接花的时候,可他却突然倒下了,永远地倒下了。1985年4月27日,在华罗庚出访日本前,一位记者在采访他时问道:“你一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华罗庚回答:“我最大的愿望是工作到最后一天。” 但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多月之后,华罗庚就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德国媒体的评论是“科学家倒在讲台上,就像战士和将军倒在战场一样光荣”。这一时刻是东京时间1985年6月12日下午5时16分,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

华罗庚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也是新中国数学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纪念大会上,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说:“华罗庚的人生是一本大书。 ”“华老已经离开我们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丰富的,我们要把他的学问、品德与情操告诉后人,使后人从他的事迹中得到启发与教益。”

纪念大会上,最新发布了华罗庚1946年在普林斯顿的照片,华罗庚编写的高等数学教材在剑桥出版。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华罗庚对他的学生王元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华罗庚回国前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个伟大的国家,为什么要让数学这样落后呢?我们应该赶上去,我想我们是能够赶上去的。”“我想我可以做一些对于中国数学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1950年途经香港华罗庚他写下了著名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他在这封长达万言的信中,情真意切地动员爱国的知识分子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投入祖国的怀抱尽一份力。他真诚地呼唤说:“ 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朋友们:道别,我先诸位而回去了。我有千言万语,但愧无生花之笔来一一地表达出来。但我敢说,这信中充满着真挚地悲情,一字一句都是由衷心吐出来的。”从这封信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深切的炽热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1952年,华罗庚在中南海怀仁堂看演出,毛主席与华罗庚交谈,他说:“华罗庚同志,你也是苦出身,希望你为我们培养出些好学生来!”华罗庚答道: “我一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作好这件工作。”在此后30多年里,华罗庚无论是他担任数学研究所的所长,还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数学系主任,一刻都没有忘记要为新中国的科学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华罗庚曾对华光说:“我在美国也有学生,也可以培养学生,但是我要培养我们自己的学生,让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的科学之林能够站住脚跟,能够有所贡献。”我要让自己的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送到工农群众中去;一肩当作“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陆启铿院士说:是华罗庚改变了我的人生。陆启铿1951年调入数学研究所。他说:华罗庚老师的要求就是“严肃、严格、严密”。陆启铿获奖的工作也是受华老师的一句话的启发。陆启铿:比如他叫我报告一篇文章,我就讲啊,讲啊,讲错一步,他就问我:“从这一步怎么能到这一步?” 在他那里想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1952年王元从浙江大学毕业,分配到数学所工作。经过面试华罗庚收他做学生。22岁的王元跟随华罗庚研究数论。在他想放弃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老师批评他,不要做这些小问题了。26岁他证明了3+4、2+3,取得了重要成果。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华罗庚发现了陈景润,并将他调入数学研究所。1956年陈景润写了一篇论文《塔内问题》寄给华罗庚。华罗庚看了来信认为“这个年轻人真有想法。就邀请陈景润来北京参加会议并做报告。陈景润说:“我每前进一步都是同华老的帮助和指导分不开的。”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为什么龚升教授说他有时也害怕见老师?龚升教授说:“我们被他教过的学生,有时没做研究不读书,远远看到他要躲避他,怕他问我们研究的情况,有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汇报,他会像严父一样批评,不管你已做到校长、主任、所长,不留情面,我们有时真的怕他。”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说: “ 我为什么单讲华先生在多复变函数方面的工作,这是我个人的偏见。华先生在数论方面的贡献是大的,可是华先生在数论方面的工作不能左右全世界在数论方面的发展,他在这方面的工作基本上是从外面引进来的观点和方法,可是他在多复变函数方面的贡献比西方至少早了十年,海外的数学家都很尊重华先生在这方面的成就。”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在将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领域中,华罗庚教授他有很多的创新的思想和方法。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人,但是他教育了千百万人。1983年华罗庚在美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签名。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如果他不回国,中国数学会怎么样?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的获得者塞尔伯格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这样说:“要是华罗庚像他的许多同胞那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仍然留在美国的话,毫无疑问,他会对数学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他回国对中国数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很难想象,如果他不回国,中国数学会怎么样。”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数学史家贝特曼说:“华罗庚一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流的科学巨人之一,像爱因斯坦在美国一样,最后成为本国传奇式的科学家,……人们可能会设想,如果他留在西方,他将可能完成更多的个人研究计划。然而,如果这样做,他就不可能如他最后30年所做的,在中国发展数学及其应用中起到中心作用”。

30年没有忘却的记忆

华罗庚在1984年6月19日的一封信中写道:“但愿还能给我足够的时间,再回到大学去开设一门课程,让我重温我生命的黄金时光——40年代。” 可惜华罗庚的这个心愿没有能实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0204.html

(0)
上一篇 2025-02-15 10:33
下一篇 2025-02-15 11: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