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以下是一个C语言结构体用于实现一个动态数组(列表)的代码:
typedef struct { int *arr; // 数组(存储列表元素) int capacity; // 列表容量 int size; // 列表大小 int extendRatio; // 列表每次扩容的倍数 } MyList;
结构体成员说明:
- arr(数组指针)
- 指向动态分配的整型数组,用于实际存储列表元素。
- 初始时指向一块预分配的内存,随着元素增加可能被重新分配。
- capacity(容量)
- 表示当前数组的最大可容纳元素数量。
- 初始化时设定(如默认值 10),扩容时按 extendRatio 倍数增长(如容量不足时从 10 扩容到 20)。
- size(当前大小)
- 记录列表中实际存储的元素数量,总满足 size ≤ capacity。
- 插入元素时 size 递增,删除时递减。
- extendRatio(扩容倍数)
- 当 size 达到 capacity 时,触发扩容,新容量为 capacity * extendRatio(如默认 2 倍)。
- 确保扩容策略平衡内存使用与性能(避免频繁扩容)。
代码实现
1. 初始化列表initList
// 初始化动态数组 void initList(MyList *list, int initialCapacity, int ratio) { list->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初始容量 list->size = 0; // 初始元素数量为0 list->extendRatio = ratio; // 扩容倍数(例如2) list->arr = (int*)malloc(sizeof(int) * list->capacity); // 分配初始内存 if (list->arr == NULL) { // 内存分配失败处理 fprintf(stderr, "Memory allocation failed\n"); exit(EXIT_FAILURE); } }
关键点:
- 需要用户指定 initialCapacity(初始容量)和 ratio(扩容倍数)。
- 检查 malloc 是否成功,失败时直接退出程序(实际项目中可改为错误码返回)。
2. 销毁列表destroyList
// 销毁动态数组,释放内存 void destroyList(MyList *list) { if (list->arr != NULL) { // 确保指针有效 free(list->arr); // 释放数组内存 list->arr = NULL; // 避免野指针 list->capacity = 0; list->size = 0; } }
关键点:
- 释放动态分配的 arr 内存,并将指针置为 NULL 防止误用。
- 重置 capacity 和 size 为 0。
3. 扩容函数resize
// 扩容数组(私有函数,不直接暴露给用户) void resize(MyList *list) { int newCapacity = list->capacity * list->extendRatio; // 计算新容量 int *newArr = (int*)malloc(sizeof(int) * newCapacity); // 分配新内存 if (newArr == NULL) { // 内存分配失败处理 fprintf(stderr, "Memory allocation failed\n"); exit(EXIT_FAILURE); } // 将旧数据复制到新数组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newArr[i] = list->arr[i]; } free(list->arr); // 释放旧内存 list->arr = newArr; // 更新数组指针 list->capacity = newCapacity; // 更新容量 }
关键点:
- 使用 extendRatio 计算新容量,例如容量从 10 扩容到 20。
- 复制旧数据到新数组后,必须释放旧内存避免泄漏。
- 时间复杂度为 O(n)(复制数据)。
4. 添加元素add
// 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 void add(MyList *list, int val) { if (list->size == list->capacity) { // 容量不足时触发扩容 resize(list); } list->arr[list->size] = val; // 插入元素到末尾 list->size++; // 更新元素数量 }
关键点:
- 当 size == capacity 时自动扩容。
- 插入元素时间复杂度为均摊 O(1)(扩容操作均摊到多次插入)。
5. 删除末尾元素removeLast
// 删除列表末尾元素 void removeLast(MyList *list) { if (list->size == 0) { // 列表为空时直接返回 fprintf(stderr, "List is empty\n"); return; } list->size--; // 只需减少 size,无需实际删除数据 // (可选)缩容:当 size 远小于 capacity 时可释放多余内存 // 例如:if (list->size < list->capacity / 4) shrink(); }
关键点:
- 仅减少 size,不会实际删除内存中的数据(类似栈的 pop 操作)。
- 时间复杂度 O(1)。
- 缩容是可选的优化操作(注释中给出示例)。
6. 在指定索引插入元素insert
// 在指定索引位置插入元素 void insert(MyList *list, int index, int val) { // 1. 检查索引合法性 if (index < 0 index> list->size) { fprintf(stderr, "错误:索引 %d 超出范围 [0, %d]\n", index, list->size); exit(EXIT_FAILURE); // 终止程序(实际项目可改为返回错误码) } // 2. 检查是否需要扩容 if (list->size == list->capacity) { resize(list); // 触发扩容 } // 3. 移动元素:将索引后的元素后移一位(使用 memmove 高效处理内存块) memmove( &list->arr[index + 1], // 目标起始位置 &list->arr[index], // 源起始位置 (list->size - index) * sizeof(int) // 需移动的字节数 ); // 4. 插入新元素并更新大小 list->arr[index] = val; list->size++; }
关键点:
- 索引越界:必须严格检查 index 范围,否则可能导致内存访问错误。
- 内存管理:确保扩容后释放旧内存,避免泄漏。
- 性能优化:使用 memmove 替代手动循环提升效率,尤其在处理大数据时。
- 平均时间复杂度:O(n)(需移动 n – index 个元素)。
- 最坏情况:在头部插入(index = 0),需移动所有元素。
- 最优情况:在尾部插入(index = size),无需移动元素,时间复杂度 O(1)。
完整代码整合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 int *arr; int capacity; int size; int extendRatio; } MyList; void initList(MyList *list, int initialCapacity, int ratio) { /* 同上 */ } void destroyList(MyList *list) { /* 同上 */ } void resize(MyList *list) { /* 同上 */ } void add(MyList *list, int val) { /* 同上 */ } void removeLast(MyList *list) { /* 同上 */ } void insert(MyList *list, int index, int val) {/* 同上 */}
使用示例
int main() { MyList list; initList(&list, 2, 2); // 初始容量2,扩容倍数2 add(&list, 10); // 容量足够,直接插入 add(&list, 20); // 容量足够,直接插入 add(&list, 30); // 容量不足,触发扩容到4 insert(&list, 1, 40); // 在索引 1 插入 40 printf("Capacity: %d, Size: %d\n", list.capacity, list.size); removeLast(&list); // 删除末尾元素30 printf("Size after removal: %d\n", list.size); destroyList(&list); // 释放内存 return 0; }
设计思考与优化
- 缩容策略(可选):
- 当 size 小于 capacity / extendRatio 时,可以缩容以减少内存占用。
- 实现类似 resize,但新容量为 capacity / extendRatio。
- 错误处理:
- 在 add 和 removeLast 中可返回错误码(如 bool 类型)替代直接退出。
- 实际项目中建议使用更健壮的错误处理机制。
- 时间复杂度权衡:
- 访问元素:直接通过索引 O(1)。
- 插入/删除末尾:均摊 O(1)(因扩容分摊成本)。
- 中间插入/删除:需要移动元素 O(n)。
- 内存对齐:
- 在 resize 中可使用 realloc 替代 malloc + memcpy,但需注意 realloc 可能直接扩展原内存块,避免不必要的复制。
关键注意事项:
- 内存管理:确保每次扩容后释放旧数组,避免内存泄漏。
- 时间复杂度:
- 访问元素:O(1)(直接通过索引)。
- 插入/删除末尾元素:均摊 O(1)(扩容操作均摊到多次插入)。
- 中间插入/删除:O(n)(需移动元素)。
- 扩展倍数选择:
- 倍数过小(如 1.5)减少内存浪费,但可能增加扩容频率。
- 倍数过大(如 2)减少扩容次数,但可能浪费内存。
通过合理管理 arr、capacity 和 size,该结构体实现了高效的元素存储与动态扩容,适合需要频繁增删元素的场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