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波兰的Clone Robotics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独特的技术和理念,以下是相关介绍:
核心技术
– 人工肌肉技术:2021年发明的人工肌肉Myofiber,响应时间小于50毫秒,无负载收缩幅度超30%,单根3克肌纤维能产生至少1公斤收缩力,收缩速度比人类骨骼肌纤维更快。
– 骨骼系统技术:拥有206块与人体骨骼类似的人工骨骼,由模制碳纤维制成,在骨骼上1:1地精确放置人工韧带和人工肌腱,具备高度灵活性,肩部有20个自由度,手部、手腕和肘部有26个自由度,仅上半身就有164个自由度。
– 感知与控制系统:配备4个深度摄像头、70个惯性传感器、320个力觉传感器,多传感器融合数据沿脊椎微控制器传导到头骨中GPU,运行自研视觉-运动基础大模型Cybernet系统,可加载大语言模型实现自然语言交流。
– 液压动力技术:采用复杂精密的液压动力系统,配备500瓦电动泵,紧凑如人体心脏,能以40slpm体积流量和100psi额定压力泵送液体,Aquajet技术将100psi水压与2.28slpm流量结合,功耗低于1瓦,尺寸仅12毫米。
创始人
– Łukasz Kozlik:公司的核心创始人,Constructor and Originator,2014年开始研究人造肌肉。
– Dhanush Radhakrishnan:2020年作为合伙人加入,利用其强化学习背景助力公司在AI大脑开发等方面发展。
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造诣
– 产品创新:推出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lone Alpha,以人造肌肉驱动的仿生结构为特色,形态更近似人类,行走步态稳定自然,与传统人形机器人差异明显。
– 性能突破:其机器人在力量、灵活性、感知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色,肌肉力量强大,关节自由度高,感知系统先进,能实现多种复杂操作和对环境的感知互动。
– 技术路线独特:坚持液压驱动+人体肌肉骨骼仿生设计路线,开发了类似人体的机器人器官系统,在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独树一帜。
实现人形双足机器人的方法论
– 生物仿生设计:从肌肉、骨骼、血管到神经系统,都以人体为蓝本进行设计,让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方式更接近人类,为实现双足行走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奠定基础。
– 人工智能训练:不依赖传统控制系统技术人员,而是采用神经网络训练人形机器人,通过训练足够大的世界模型,让机器人学习现实信息,以实现自主运作。
– 逐步迭代研发:先从仿生手开始研究,再扩展到类人躯干,最后向完整的人形双足机器人迈进,通过不断地技术积累和产品迭代,逐步实现目标。
目前虽无明确官方消息,但人形机器人产业整体有望在2026年迎来商业化爆发,Clone Robotics公司产品可能也在此时间节点左右。关于Clone提出的人形机器人相关信息推测如下:
价格
公司推出的可定制化机器人手臂Clone Hand制造成本不到2800美元。若以此为基础推测,考虑到完整人形机器人的复杂程度,其价格可能会在数万美元甚至更高,但随着技术成熟和量产规模扩大,价格有望下降。
关节数
Clone Hand就具备27个自由度。若扩展到完整人形机器人,预计关节数会远超一般人形机器人,全身可能达上百个关节,此前其展示的Torso产品,双手、肘部、颈部、胸、肩等位置关节都与人类高度相似。
核心应用
– 医疗康复领域:凭借高度仿生的关节和灵活度,可辅助医生进行康复训练指导,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肢体运动协助,帮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恢复。
– 工业生产领域:可以完成高精度和复杂的操作任务,如在电子设备制造中进行精细的零件组装,利用其多关节优势实现多角度、高精度的操作。
– 教育科研领域:为科研人员提供高度仿生的研究平台,用于研究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等。在教育场景中,可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机器人技术等知识。
– 家庭服务领域:能承担家务劳动,如清洁、整理物品等。凭借其感知系统和多关节操作能力,还可协助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任务,如取物、开关门窗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