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微课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新型教学方式,它既可以对传统教学效果进行最优发挥,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微课具备趣味性要素以及集成信息资源等优点,既适应了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又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是提高教师数学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师须清楚认识到按照教材要求对微课教学进行合理选择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数学探索活动,从而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重视微课内容的选择和制作
高中数学课程知识比较复杂,如果学生不了解某个知识点就会影响后面的学习。使用微课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微课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成功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为了确保微课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使用,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从具体角度进行开发。比如,在“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剖析,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的联系。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增加一些关于“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易错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将通过互联网搜集到的有关知识与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后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影像资料。比如,可以播放《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微课,向学生展示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其设计灵感来自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该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教师也要注重微课教学的效果评价,适时调整数学微课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案,并根据教学资源的匹配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应用微课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基本素养,特别是在高中数学课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持续指导,通过多样化的微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意识的驱动下走进数学课堂,在持续的教学引导中培养探索意识。比如,在“三角函数”知识点的教学中,由于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模块且难点较大,许多学生对这个模块的内容感到抗拒,有时在课堂上也会对教师过分依赖。据此,教师可以适时引进微课,通过微课引导学生自学、提出问题。在微课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如定义、公式、图像等基础资料,帮助学生合理提取学习资源,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应用微课夯实知识基础
微课既能在课堂上使用,又可以在课前和课后使用。首先,在应用微课之前,教师应事先选定主题并对微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设置。微课最大的特色就是简洁,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清晰地表达主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事先精心规划,使微课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抓住其中的重难点,在知识的有效整合下确定教学主题;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教学安排,并体现在微课的设置中。另外,在进行微课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掌握教学内容,避免过度追求画面的美感、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在实施课外微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微课安排在学生自我评价的环节。与常规的教材比较起来,微课的简洁性、直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更加突出。教师通过微课上各种符号、颜色的辅助,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教师也可以随时进行暂停、回放、减速等操作,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减轻自身的教学负担。学校也要重视对数学教师微课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邀请专门的微课专家举办讲座,帮助数学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同时对教师使用微课的成效给予一定鼓励,对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使每位教师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微课教学的工作中。
应用微课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参与数学探究,并得到有效的学习经验。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并未正确掌握方式方法导致他们的探究行为较为低效,同时教师“过度全面”的教学引导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他们的自主探索。应用微课能够改善此类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探究内容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同时教师指出一些思考方向也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比如,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探究活动、安排探究任务。在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重难点制作微课内容,让学生在微课的内容中自主探究。此外,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难点问题,让学生在微课内容的基础上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应用微课实现以实例联系实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微课与真实教学案例结合,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具体的数学概念。通过对微课的观察和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课程的重难点。此外,教师应用微课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课程学习中处于良好状态。
如果将教学案例加入微课中,不论在教学形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思路上,都将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全新的冲击。比如,在“线性方程”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微课引入一些实例,帮助学生了解线性方程中斜截式、点斜式的应用范围和形态特征,引导学生通过相关公式解决线性方程的问题,进而了解一次函数与线性斜截式方程之间的联系。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例,帮助学生在融合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知识。在“线性方程”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相关题目,并且指明(x,y)这条线上的任何一点坐标以及相关的曲线等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按照条件验证线性方程的方法。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例子帮助学生掌握线性点斜式方程的应用,让他们学会一些特别的线性方程的表达方式。
《中国教师报》2025年02月19日第14版
作者:祝红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