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车主不知道的防御性驾驶技术,你必须要收藏!

99%车主不知道的防御性驾驶技术,你必须要收藏!防御性驾驶有八条基本的安全原则 即 放眼远方 驾驶人员的视野是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 环回视野 无论驾驶人在何时何处驾车 都应清楚了解车周边 360 度空间的状况 以及车在整个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位置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行车安全

一直都是蜀黍重点强调的话题

因为每年发生的车祸中

大部分的起因

都是因为一些不太好的驾车行为造成的

所以

良好的驾车行为

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今天蜀黍要教大家一招

那就是——

“防御性驾驶”

是需要每一位车主熟练掌握的技术

那么什么才是“防御性驾驶”呢?

开车时

一次“防御性”操作

会避免一次潜在事故

而以“预防为先”为核心的

驾驶理念和技巧

就是我们所说的

“防御性驾驶”

如何做到“防御性驾驶”?

防御性驾驶有八条基本的安全原则,即:

放眼远方——驾驶人员的视野是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一般驾驶员只有3—6秒的观望距离。要延伸你的观望距离达到15秒以上。变道和倒车的时候要确保视野开阔。

99%车主不知道的防御性驾驶技术,你必须要收藏!

环回视野——无论驾驶人在何时何处驾车,都应清楚了解车周边360度空间的状况,以及车在整个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位置。每5—8秒扫视侧、后视镜以洞悉四周情况。辨别车辆四周相关和不相关的物体。改变车辆的位置以增大视野。任何时候都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倒车时注意观测潜在的危险,当有疑惑时,应下车察看。

99%车主不知道的防御性驾驶技术,你必须要收藏!

视线灵活——避免发呆凝视和专注凝视。避免紧盯同一目标超过2秒。避免分心,如景物分心(风景、美女、车祸);车内分心(小孩、音乐、手机忽然响起);身体分心(肩背痛、饥饿、尿急);精神分心(斗气、想家、琢磨某事)。

留有余地——避免在车群中行驶。预估他人的行为,如超车、变道、刹车等。保持四周合适空间。倒车时,为您的车辆留出足够的空间。

引人注意——争取利用目光接触。使用警告装置,如指示灯、喇叭。确保安全最关键,如果没把握,就不要突然改变车速、车道等。倒车时,争取视野接触并且使用警报装置,当您还不能确信的时候,就先不要动。

保持清醒——专心驾驶不能分神,注意观察路上其他车辆和司机的状态,识别疲劳症状,选择解除疲劳的方法,选择避让线路或停车地点,保持充足睡眠并制定行车计划。

轻车熟路——选择最便捷行车路线。道口操作三要素(提前减速、提前换挡、适当位置)。转弯、边线与观察(转弯或调头时三个危险方向、环型交叉道口不要随意变线、事先受阻时的观察技巧)。注意观察视线死角区域的行人和车辆。避免鬼探头,即行人或非机动车辆突然出现在视线障碍物之前。

有备无患——不要太相信自己对他人行为的预判,更不能心存侥幸,要随时调整跟车距离,在任何时候,车的前后、左右都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并排行驶和视线盲点,留有逃生通道。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来调整驾驶,减速或保持空间。比如天气变化、上下坡、弯道、视线不清的道口、天色变暗或路边的停车,任何时候一旦觉到有潜在的危险,脚应立即放在刹车上,这个简单的动作意义重大。

“防御式驾驶”有什么好处?

防御性驾驶最大的益处当然是预防交通事故。做到防御性驾驶,及早发现险情、提前做好应对,能够让我们避免出现因车速和车距把握不当、行车中缺乏专注力、紧急情况下操作失误等导致的事故,从容面对复杂多变的驾驶任务。

同时,做到防御性驾驶,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交通环境信息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信息,有利于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决策,调整车辆运行状态,回避拥堵、事故、交通冲突等负面因素影响,选择最优路线实现驾驶目的,这相当于提高了通行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行车损耗。

防御性驾驶中提前观察、保有缓冲空间的安全理念,在实践中能够帮助你避免急停急起、怠速驻车等无谓操作,不但节省油耗、降低车辆机件磨损,还能改善尾气排放水平,节能减排一举两得。

更值得一提的是,防御性驾驶使得驾驶人对整体交通情况了然于心,通行效率得以提高,违法和事故因此减少,这些都有助于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保持从容镇定,从而获得愉悦的情绪。

平安行车

给自己和家人一份放心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1758.html

(0)
上一篇 2025-06-24 08:45
下一篇 2025-06-24 09: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