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视频加载中…
雄·飘·疴
周立波《山乡巨变》:(邓秀梅说)“那不至于。你还很英雄。”
“英雄”一词大家都会用,但益阳人用出来的“英雄”你可能不懂。上面例子里的“英雄”读“英精”,指老年人身体好、精神健旺。英雄本是名词,在这里变成了形容词。
“雄”字在益阳方言里白读就是jīn。它这样读有佐证。姓邢、熊的,在益阳都读jín。
“雄鸡公”之“雄”,也是这样读。还有一词“雄咯咯(ge)”,形容人做个雄鸡的样子威胁对方。与之相关,威胁到对手面前,叫“雄拢去”。鸡、鸭、鹅等家禽交尾叫“打雄”。这类用法的“雄”都读jín。
飘,“票”意为“掠过”“轻拂”,“风”与“票”合起来表示“轻轻掠过人体的风”“轻拂树枝的风”。飘的本义就是轻风。后来引申为回旋周转的强风。
《说文》:“飘,回风也。”《尔雅》:“回风为飘。”《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飘风就是暴风,说风太大,不可能吹一整天。
由飘的本义“轻风”,益阳人引申出“不实”“虚浮”的含义,将禾苗长得很好却不怎么结谷,形容为“飘”。这种禾往往是因为田里氮肥太多造成的,长得虽高,但禾秆不壮,风轻轻一吹就会飘起来,还容易倒伏。在方言语境里,益阳人将这个“飘”读成了“嫖”,听起来“禾嫖了”,让人有别的联想。如《山乡巨变》:“(肥料)少了田太瘦,多了禾会飘。”
与之相关的是“飘騇子”。騇(shè,益阳音shā)的本义是母
马,益阳人借来指母牛,而“飘騇(子)”就是不下崽的母牛。有了前面的解说,这个词就好理解了。
看到“疴”,肯定有人以为益阳口语中没有这个词。其实,有这个词,只是用法与普通话不同。
“疾病”一词,在古汉语中,“疾”指小病,而“病”指大病。“疴”是另一个表示病的词。
《说文》:“疴,病也。”可知,疴也指的是大病。其中的“可”意为“肩挑、担荷”(以运送土石方)。“疒”与“可”合起来表示“因劳役而引起的疾病”,最常见的是肺痨病及流感、霍乱等。这些病在古代基本上都是不治之症。因此,还留下沉疴、陈疴、积疴、负疴等表示严重病情的词。
益阳口语中,“疴”念成qiò和kò。如竹木放久了,朽坏,我们讲“qiò家打”(家打:表示完成意思的语尾,相当于“了”);食物尤其是干菜,放久了或保存不当,坏了,叫“kò家打”。坏了的干菜有一股气味,叫“kò气子”。这两个意思,写成字都是“疴”,表示竹木、蔬菜因感染细菌得了大病。
(感谢唐宋轩宋喜梅女士对本期视频场地、字幕的支持)
主讲人简介:
谢国芳,益阳沅江人,益阳日报社高级编辑、益阳市首届优秀社科专家,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其方言研究专著《益阳方言寻根说字》为益阳市社科重点项目,获益阳市社科成果特等奖、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策划:邢玲
执行:杨玉菡
制作:湖南日报社益阳分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6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