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咱先把话说透:要是农村再也没新小孩落地了,这事儿不是说立马就天塌了,而是慢慢糟心,最后连田都没人种、村都没人住,热闹劲儿全没了。那么,假如在农村出生率为0,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以后没人种地了!
现在农村里扛着锄头下地的,基本都是 50 岁往上的老头老太太。你瞅他们手糙得全是老茧,弯着腰还能把自家那几亩水稻、玉米种好。可要是一直没小孩出生,过个二十年,这些老人走了,谁来接这个茬?你别跟我说 “用机器啊”,机器是能帮衬,但得有人会开、会修吧?像南方那些山区的梯田,窄得跟台阶似的,大型收割机根本开不进去,还得靠人弯腰收割、育苗。真没人了,那些梯田用不了几年就长满野草,全荒了。更关键的是,咱全国人吃的米、面、菜,好多都是农村种的。要是没人种地,粮食肯定越收越少,到时候得从国外买更多。万一国外粮价一涨,咱去超市买米买面都得贵不少,饭碗都端不稳了。

老人老了没人管,村子慢慢就空了!
农村老人跟城里不一样,没多少养老金,大多靠 “养儿防老”。要么儿子女儿在外打工寄钱回来,要么逢年过节回家搭把手。要是没小孩,以后这些老人老了,动不了了,谁照顾?村里的养老院本来就少得可怜,一个乡镇撑死了一两所,床位不够,护工也缺。就说我老家那个张大爷,今年 76 了,儿子在外地打工,他自己还能种点青菜勉强过活。要是以后没孩子,像他这样的老人,生病了连个递杯热水的人都没有,只能一个人在空荡荡的老房子里熬着,想想都揪心。等最后一批老人走了,没人修房子、没人扫村道,原来晒谷子时满是笑声的院子,慢慢就变成一堆破砖烂瓦,整个村子就 “死” 了。

村里的老讲究、家乡话,全没了!
农村那些有意思的事儿,不是写在书里的,是老人带着小孩一点点学的。比如端午挂艾草,我小时候,奶奶总带我去田埂上找艾草,教我认 “叶子带白绒、闻着有股清香味的才是”,然后绑在门框上祈福。要是没小孩,没人学怎么分辨艾草和野草,过个两代人,这事儿就没人记得了。
还有家乡话,现在农村的小孩大多去城里上学,已经不怎么说家乡话了。要是以后连小孩都没了,再过几十年,咱老家的话就只能在博物馆里听录音,想找个人用家乡话唠唠 “小时候摸鱼的事儿”,都找不着了。还有村里的戏台、祠堂,以前逢年过节,戏台底下坐满了人,祠堂里还会续族谱。没了年轻人,戏台落满灰,族谱也没人写了,咱农村的那些 “根”,就这么断了。

其实农村没小孩出生,不只是农村自己的事儿。它关系到咱能不能吃得起平价粮,关系到千万农村老人能不能好好养老,更关系到以后咱想回农村找 “小时候的感觉”,都没地儿去了。农村不是要 “没小孩”,是得让年轻人愿意回来干活、愿意生孩子。只有这样,田埂上才有小孩追着蝴蝶跑,老房子里才有小孩哭哭笑笑,农村才能一直有生气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