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顾吃饭,后顾好看”,干部要有正确政绩观

“先顾吃饭,后顾好看”,干部要有正确政绩观1963 年 3 月 在一次兰考县委会上研究造林问题时发生了争论 有人主张把树种到沙丘上 风口上 防风固沙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1963年3月,在一次兰考县委会上研究造林问题时发生了争论,有人主张把树种到沙丘上、风口上,防风固沙;有人主张种到大路旁,绿化环境。焦裕禄说:“两种意见都有道理,都应当实现,但有个步骤问题。我的意见是‘先顾吃饭,后顾好看’。”

《中国纪检监察报》在一篇题为《对照案例汇编 把自己摆进去》的报道中,对黔南州独山县委原书记潘志立违法违纪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披露,其中说:潘志立罔顾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的实际,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潘志立被免职时,独山县债务高达400多亿元,人均负债达11.2万元。

同为县委书记,焦裕禄力排众议,先顾吃饭,后顾好看。与此相反,潘志立好大喜功,盲目举债,让独山人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两下对比,让人深思。

群众温饱问题彻底解决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种点花花草草,搞点特色建筑,以美化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本无可厚非。但若不从当地实际出发,不从群众生产生活现状考虑,像潘志立那样,置当时的独山还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实情于不顾,不择手段上马不具积极意义的“好看”项目,却是要坚决杜绝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正确政绩观,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强化系统思维和科学谋划,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先顾吃饭,后顾好看”,揭示的正是从实际出发造福人民群众的政绩观。当年,兰考一位从丰收地区调来的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装潢县委和县人委领导干部办公室的计划。连桌子、椅子、茶具,都要换一套新的。为了好看,还要把城里一个污水坑填平,上面盖一排房子。对此,焦裕禄说:“灾区面貌没有改变,还大量吃着国家的统销粮,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焦裕禄还说:兰考是灾区,比不得丰收区。即使是丰收区,你提的那种计划,也是不应该做的。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就去搞外表光鲜的“面子工程”,是实事求是、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吗?即便吃饭问题解决了,日子好过了,甚至有余钱了,那些高大上的“形象工程”“负债工程”,也坚决不能做——劳民伤财甚至祸害子孙后代的工程,符合“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吗?

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的廖俊波,生前为了政和火车站选址,前后数十次深入现场调研,他说:“要穷尽我们的智慧,莫给子孙留下遗憾。”站稳人民立场,造福子孙后代,功成不必在我。这样的政绩观,难道不是广大干部所追求的吗?(李红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8487.html

(0)
上一篇 2025-09-20 09:26
下一篇 2025-09-20 09: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