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X6ULL开发板——Github+经验分享

i.MX6ULL开发板——Github+经验分享公司之前用 NXP 的 i MX6ULL 做了一个项目 正好趁此梳理了一下 研发团队干脆做了一块 i MX6ULL 的开发板 开源在 Github 有需要的入 顺带分享一些 i MX6ULL 的使用和布线经验 本系列重在分享一些 i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公司之前用NXP的i.MX6ULL做了一个项目,正好趁此梳理了一下,研发团队干脆做了一块i.MX6ULL的开发板,开源在Github,有需要的入,顺带分享一些i.MX6ULL的使用和布线经验。

本系列重在分享一些i.MX6ULL硬件设计方面的经验,特别是网上查不到,设计过程中犹豫取舍的点。网上拷来拷去的那些,我们实践过没啥问题的,就不再赘述了。本系列分3篇,本篇大致介绍板子和工具。接着两篇分别分享核心板和载板的设计经验。


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CHENG-Yan-ZJAC/iMX6ULL-DEV-Board

i.MX6ULL开发板——Github+经验分享

i.MX6ULL开发板——Github+经验分享

板子说明

板子分成了核心板和载板。

核心板:

  • CPU:i.MX6ULL, MCIMX6Y2CVM08AB, ARM Cortex-A7, 798MHz
  • eMMC:Samsung, KLM8G1GETF-B041, 8GB eMMC
  • 内存:Micro, MT41K256M16, DDR3L, 512MB
  • 外形:DDR4 edge connector

目前DDR4的插槽比较好采购,所以用DDR4作为引出方式。另一方面,DDR4的核心板看上去比较酷炫。原本想着核心板插到载板上后,它肚子底下还能布元件,但其实垂直方向上空间有限。DDR压力测试能够超频到576MHz,超频144%,算是能稳定工作。

载板:

  • TF卡:micro SD x 1, 4-bit width
  • 引出LCD
  • 引出CSI
  • 引出两个串口:UART1, UART2.
  • 引出USB1,作为开发板的电源入口和eMMC的烧录口
  • 引出USB2,用GENESYS GL850G-HHY22扩展出4路USB Type-A
  • 引出ENET1和ENET2,PHY使用SMSC LAN8720A-CP-TR
  • 引出部分GPIO,接LED、按钮

能引的口尽量都引出了。首先考虑LCD和CSI,然后是USB、ENET、UART,最后余下的都引出为GPIO。

板子设计主要参考两个:

  • 正点原子的i.MX6ULL开发板
  • TI有一款算是针对i.MX6ULL出的PMIC芯片,有份pdf是demo电路

核心板开发中,必须参考的资料是NXP文档《Hardware Development Guide for the i.MX 6ULL Applications Processor Rev. 1》。这篇文档详细介绍了i.MX6ULL引脚的使用,必须详读,反复详读。其他就是用到什么外围芯片、外围器件的,阅读它们的手册。

设计工具

我所使用的工具是KiCad,官网:

https://www.kicad.org/

一款开源的电路设计软件,使用KiCad主要是没有版权费用问题,2024.7最新发布了KiCad 8.0.4 Release,我用的8.0.1,nice的。整体用下来没有大毛病,8.0.0会闪退,8.0.1后好很多。拉等长费点劲,其余都还行。上两张图,核心板的原理图和pcb:

i.MX6ULL开发板——Github+经验分享

i.MX6ULL开发板——Github+经验分享

KiCad我装了2个插件

i.MX6ULL开发板——Github+经验分享

第一个为了颜色好看,黑色背景,可以使眼睛不那么累。

第二个是一键导出嘉立创的Gerber文件,但咨询过嘉立创工程师,不是他们写的插件。


第一篇大致就是这么多,核心板和载板的设计,详见后两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8519.html

(0)
上一篇 2025-09-20 07:10
下一篇 2025-09-20 07: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