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老物件背后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回忆是对文化传承。老旧物和食难寻找想就难想起来应值多回味有多种用途和意义。老物件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回忆,有深厚情感,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回忆。是时代的标志,铭记老物件能让我们感受时代的变迁。

1、印章盒。有点身份的人大都是牛角制,一般的就是梨木,也不错!这个印章盒属只装章子的,多数印章盒开盖后有章子和印泥。计划经济时代,领各种票证都需要盖章。

2、刹拘,有的地方还叫它“拘子”。拘刹老一代人用绳子捆东西使用的。绳子穿过绳抣,用途捆柴货,捆玉米杆。打扣用。年轻时在生产队里干活时常用的工具。

3、这个是手摇喷粉器,农用喷雾器,用来喷粉未农药的机器,像六六六粉那种。专用在田间喷洒粉剂(如六六六粉)农药。也有人将其改为家用风箱和炸炮米用的鼓风机。

4、这是剃头发用的一种工具。叫推剪,也可以叫轧剪,还有其他叫法吗

5、闭火,刚开始安电灯时,人们就用这个,钉在床头或墙上,有一根绳穿在盒里的铜片上一拉就把接触的两个铜片隔开。这样电灯就灭了。所以叫闭火也叫开关。

6、梆子,豆腐梆子见证了农村传统的卖豆腐方式,有独特历史意义。五十年代前晚上更夫用梆子报时。这些物件见证时代变迁

7、梳头油, 我小时侯,常听到二十岁左右的媳妇们说:你怎么不梳头呢?没有桂花油啊!梳头油玻璃瓶造型美观,能勾起人们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

8、卫生带,布带子再加上棉絮、碎纸等吸水材料制成的东西可以循环使用。跟月经带配套的还有月经纸——折成狭条状的卫生纸,包成一包包出售,戏称条头糕。当年我们村有一个人到外面跑供销,看到卫生巾以为是象手帕一类的东西,就买了一包,吃完饭用来擦嘴,回来说这家小枕头头的东西擦嘴挺好使的,所以我们在说小枕头外人是听不懂的。

9、北方在大江里放木排用这个东西,冬天把木头放在冰上 ,把这个动西订在原木上用铁丝连在一起,把木头串成排,春暖花开冰雪融化,木排顺江而下,不用动力,即可把木排放到下游需要的地方。

10、簸箕,你们那里怎么称呼?小的围矮的是扁,晒晒芝麻绿豆之类小作物,过年放放蒸好的年糕团子。大的围子高的是盘箩,有孔的是筛,开口的是簸箕

11、这是老木匠永的木钻,我年轻的时候经常去村里木匠那里帮忙,就用这种钻钻孔!钻分两种!这一个单手用的钻,一般木匠用的多。另一种,左手扶帽,右手拉钻,用来聚盆聚锅的,固路子(小铁匠)用的多!

12、这是织布梭子,我把70年前父亲织布时留下的维一宝贝留下来了!上面还插着一个插子!有助于研究过去生活,从这个角度看非常值得铭记。

13、爪镰、有些地方叫谷镰,比这个略短稍宽主要用来掐谷穗用。我用过的是戴大拇指上抓过来高粱头大拇指一推刀就割下来了,但是刀片得宽5.6.公分,

14、斗,是量粮食的工具,一斗十升,升比斗小,模样是一样的,我们叫升子。以前的一种量具。才高八斗,不为五斗米折腰,日进斗金,都是说的这种量具。一斗大约是30斤。

15、那个是针锥,是缝厚的东西时用的,比如:纳鞋底,上鞋帮,配套的还有一个叫顶针儿的东西。上鞋,纳鞋底儿时用,有句歇后语叫绱鞋不使锥子——针好(真好)

16、这个是什么物件,确实不认识。能说出名字的起码五十岁以上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