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前言
一、MAC协议
在数据链路层中,存在两种链路点对点链路和广播式链路
在一个单一共享广播信道,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结点同时传输会产生干扰(interference),发生冲突(collision),若结点同时接收到两个或者多个信号,接收失败
多路访问控制协议(multiple access control protocol),采用分布式算法决定结点如何共享信道,即决策结点何时可以传输数据,必须基于信道本身,通信信道共享协调信息
二、MAC协议分类
MAC协议主要分为三类信道划分(channel partitioning)MAC协议,随机访问(random access)MAC协议,随机访问(random access)MAC协议
1.信道划分MAC协议
信道划分的实质就是通过分时、分频、分码方法把原来的一条广播信道,逻辑上分为几条用于两个结点之间通信的互不干扰的子信道,实际上就是把广播信道转变为点对点信道
(1)时分多路复用 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一种数字或者模拟(较罕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实现两个以上的信号或数据流可以同时在一条通信线路上传输,其表现为同一通信信道的子信道,但在物理上来看,信号还是轮流占用物理信道的
(2)频分多路复用 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频分多路复用是指载波带宽被划分为多种不同频带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可以并行传送一路信号的一种多路复用技术,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的过程中始终占用这个频带
6站点LAN, 1,3,4频带传输数据, 2,5,6频带空闲
2.随机访问MAC协议
在随机访问协议中,不采用集中控制方式解决发送信息的次序问题,所有用户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机地发送信息,占用信道全部速率
典型的随机访问MAC协议:
(1)时隙ALOHA协议
思想:把时间划分成若干相同的时间片,所有用户在时间片开始时刻同步 接入网络通道,若发生冲突,则必须等到下一个时间片开始时刻传送
假定:所有帧大小相同,时间被划分为等长的时隙(每个时隙可以传输1个帧),结点只能在时隙开始时刻发送帧,结点间时钟同步,如果2个或2个以上结点在同一时隙发送帧,结点即检测到冲突
开始时1,2,3冲突,传输顺序:2->1->3
优点:
缺点:
效率(efficiency): 长期运行时,成功发送帧的时隙所占比例
对于任意结点成功发送帧的概率= Np(1-p)N-1
在最好的情况下,信道被成功利用的时间仅占37%
(2)ALOHA协议
思想:不监听信道,不按时间槽发送,随机发送,当有新的帧生成时,立即发送
所以比时隙ALOHA协议更差
(3)CSMA协议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是一种允许多个设备在同一信道发送信号的协议,其中的设备监听其它设备是否忙碌,只有在线路空闲时才发送
思想:发送帧之前,监听信道
(4)CSMA/CD(CSMA/CD协议)协议
短时间内可以检测到冲突, 冲突后传输中止,减少信道浪费==(边发送边监听)==
示例:
分析:
根据CSMA/CD协议工作原理, 有 Lmin/R=2*dmax/V,则dmax=(V/2R)*Lmin 根据CSMA/CD协议工作原理, 有 Lmin/R=2*dmax/V,则dmax=(V/2R)*Lmin 将V=200 000 km/s, R=1 Gbps, ΔLmin =-800bit,代入得: Δdmax =(*103/(2*109))*(-800)=-80 m
tprop 趋近于0或者ttrans 趋近于∞时,效率趋近于1
3.轮转访问MAC协议
信道划分MAC协议:
随机访问MAC协议:
轮转访问MAC协议:
既要不产生冲突,又要发送时占全部带宽(综合两者的优点)
轮询访问控制的特点:在轮询访问中,用户不能随机地发送信息,而要通过一个集中控制的监控站,以循环方式轮询每个结点,再决定信道的分配。当某结点使用信道时,其他结点都不能使用信道,主要分为轮询协议与令牌传递协议
(1)轮询(polling)协议
轮询协议要求节点中有一个被指定为主节点,其余节点是从属节点,主节点以循环的方式轮询每一个从属节点,“邀请”从属节点发送数据(实际上是向从属节点发送一个报文,告诉从属节点可以发送帧以及可以传输帧的最大数量),只有被主节点“邀请”的从节点可以发送数据,没有被“邀请”的节点不能发送,只能等待被轮询

(2)令牌传递(token passing)协议
控制令牌(特殊帧)依次从一个结点传递到下一个结点
令牌由专用的信息块组成,典型的令牌由连续的8位“1”组成
当网络所有节点都空闲时,令牌就从一个节点传送到下一个节点, 当某一节点要求发送信息时,它必须获得令牌并在发送之前把它从网络上取走,一旦传送完数据,就把令牌转送给下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具备有发送/接收令牌的装置
使用这种传送方法决不会发生碰撞,在某一瞬间只有一个节点有可能传送数据,最大的问题是令牌在传送过程中丢失或受到破坏,从而使节点找不到令牌从而无法传送信息

总结
提示:这里对文章进行总结: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_53144843/article/details/12129381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174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