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一.简介
1.什么是分区
分区是将一个硬盘驱动器分成若干个逻辑驱动器,分区是把硬盘连续的区块当做一个独立的磁硬使用。分区表是一个硬盘分区的索引,分区的信息都会写进分区表。
防止数据丢失:如果系统只有一个分区,那么这个分区损坏,用户将会丢失所的有数据。
增加磁盘空间使用效率:可以用不同的区块大小来格式化分区,如果有很多1K的文件,而硬盘分区区块大小为4K,那么每存储一个文件将会浪费3K空间。这时我们需要取这些文件大小的平均值进行区块大小的划分。
数据激增到极限不会引起系统挂起:将用户数据和系统数据分开,可以避免用户数据填满整个硬盘,引起的系挂起。
2.fdisk作用
fdisk命令可以用于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划分,这样后期挂载和用时会方便很多。
二.常用参数
格式:fdisk [参数] [设备]
| -l | 列出指定设备的分区v |
| -v | 显示版本 |
| -m | 显示全部可用参数 |
| -n | 添加新的分区 |
| -d | 删除某个分区信息 |
| -t | 改变某个分区类型 |
| -p | 查看分区表信息 |
| -w | 保存并退出 |
| -q | 不保存退出 |
fdisk的说明(以/dev/sdb为例)
1.列出当前硬盘的分区情况 p
2.通过fdisk的d指令来删除一个分区(根据实际情况删除分区)
3.通过fdisk的n指令增加一个分区
p –主分区 e –扩展分区 l –逻辑分区 (前提有扩展分区,才能创建逻辑分区)
创建分区示例/dev/sdb1
4.通过fdisk的t指令指定分区类型(L列出分区的类型)
t改变分区类型,指定要修改的分区号码,L查看分区的类型供选择
5.fdisk的保存和退出
w保存并退出 q不保存退出
三.分区格式化
如果硬件存储设备没有进行格式化,则linux系统无法得知怎么在其写上数据。因此,在对存储设备进行分区后还需要进行格式化操作。在linux系统中用于格式化的命令是mkfs。这个命令把常用的文件系统名称用后缀的方式保存成了多个文件命令。例如要把分区为xfs的文件系统格式化,则命令为mkfs.xfs /dev/sdb1
四.建立挂载点并挂载
完成了存储设备的分区和格式化操作,接下来就是要来挂载并使用存储设备了。首先是创建一个用于挂载设备的挂载点目录;然后使用mount命令将存储设备与挂载点进行关联;最后使用df -Th命令来查看挂载状态和硬盘使用量信息。
五.总结
1.添加磁盘
2.给磁盘分区(读取分区表信息)
3.给分区进行格式化
4.创建目录并挂载
参考:fdisk 命令实现磁盘分区详细教程_Stars.Sky的博客-CSDN博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194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