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化层的作用总结:

池化层的作用总结:池化层的作用总结 池化层的作用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池化的原理或者是过程:pooling是在不同的通道上分开执行的(就是池化操作不改变通道数),且不需要参数控制。然后根据窗口大小进行相应的操作。 一般有max pooling、average pooling等。

(2)降维、去除冗余信息、对特征进行压缩、简化网络复杂度、减小计算量、减小内存消耗等等。各种说辞吧,总的理解就是减少参数量。

(3)实现非线性(这个可以想一下,relu函数,是不是有点类似的感觉?)。

(4)可以扩大感知野。

(5)可以实现不变性,其中不变形性包括,平移不变性、旋转不变性和尺度不变性。

平均池化(average pooling):计算图像区域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域池化后的值。

最大池化(max pooling):选图像区域的最大值作为该区域池化后的值。

这样做的好处是,空间金字塔池化可以把任意尺度的图像的卷积特征转化成相同维度,这不仅可以让CNN处理任意尺度的图像,还能避免cropping和warping操作,导致一些信息的丢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部分引用自链接:https://blog.csdn.net/XX_123_1_RJ/article/details/

Max pooling的操作如下,整个图谱骗被切割成多个不重叠的同样大小的小块,然后在每个小块中提出最大的value,舍弃其他节点保持原有的平面结构走中得到output。其中Max pooling在不同的depth下单独操作的。

为什么要用Max pooling?Max pooling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假设有一个224x224x64的矩阵,为了减少参数集的设置,所以提取其中关键特征(最大值)缩减到112x112x64的矩阵,即一个下采样的过程,虽然对信息的准确度曹成了损失,但是在运算效率和渐变过程中起到了作用。

同时,在对于图像的卷积过程中,只存在少量的有用信息,大部分信息属于冗余信息,,如遇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来自卷积的逐步操作。

所以采用Max pooling的作用就是避免较多的冗余信息的介入。 Max pooling还有类似“选择句”的功能。假如有两个节点,其中第一个节点会在某些输入情况下最大,那么网络就只在这个节点上流通信息;而另一些输入又会让第二个节点的值最大,那么网络就转而走这个节点的分支。

些输入情况下最大,那么网络就只在这个节点上流通信息;而另一些输入又会让第二个节点的值最大,那么网络就转而走这个节点的分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4697.html

(0)
上一篇 2025-10-04 15:45
下一篇 2025-10-04 16: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