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一、开发模式
1.1 敏捷开发
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式
简化文档,提取文档重点,主要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对开发产品进行迭代,最终完成开发。
迭代:迭代是指把一个复杂且开发周期很长的开发任务,分解为很多小周期可完成的任务,这样的一个周期就是一次迭代的过程;同时每一次迭代都可以生产或开发出一个可以交付的软件产品。
敏捷开发的一种实现方式就是Scrum方式:
Scrum开发流程中的三个项目角色
- 产品负责人(PO):主要负责确定产品的功能和达到要求的标准,指定软件的发布日期和交付的内容,同时有权力接受或拒绝开发团队的工作成果。
- 流程管理员(SM):主要负责整个Scrum流程在项目中的顺利实施和进行,以及清除挡在客户和开发工作之间的沟通障碍,使得客户可以直接驱动开发。
- 开发团队(ST):主要负责软件产品在Scrum规定流程下进行开发工作,人数控制在5~10人左右,每个成员可能负责不同的技术方面,但要求每成员必须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sprint:是短距离赛跑的意思,这里面指的是一次迭代,而一次迭代的周期是1个月时间(即4个星期),也就是我们要把一次迭代的开发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它,这个过程我们称它为 Sprint。
1.首先我们需要确认一个 PB ( Product Backlog , 即按优先顺序排列的一个产品需求列表) ,这是由 PO(Product Owner) 负责的
2.ST(Scrum Team) 会根据 PB 列表,进行工作量的预估和安排
3.有了 PB 列表,我们需要通过 Sprint Planning Meeting( Sprint 计划会议)来从中挑选出一个 Story 作为本次迭代完成的目标,这个目标的时间周期是1~4个星期,然后把这个Story进行细化,形成一个Sprint Backlog
4.Sprint Backlog 是由 ST 去完成的,每个成员根据Sprint Backlog再细化成更小的任务(细到每个任务的工作量在2天内能完成)
5.在Scrum Team完成计划会议上选出的Sprint Backlog过程中,需要进行 Daily Scrum Meeting(每日站立会议),每次会议控制在15分钟左右,每个人都必须发言,并且要向所有成员当面汇报你昨天完成了什么,并且向所有成员承诺你今天要完成什么,同时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每个人回答完成后,要走到黑板前更新自己的 Sprint burn down(Sprint燃尽图)
6.做到每日集成,也就是每天都要有一个可以成功编译、并且可以演示的版本;很多人可能还没有用过自动化的每日集成,其实TFS就有这个功能,它可以支持每次有成员进行签入操作的时候,在服务器上自动获取最新版本,然后在服务器中编译,如果通过则马上再执行单元测试代码,如果也全部通过,则将该版本发布,这时一次正式的签入操作才保存到TFS中,中间有任何失败,都会用邮件通知项目管理人员。
7.当一个Story完成,也就是Sprint Backlog被完成,也就表示一次Sprint完成,这时,我们要进行 Srpint Review Meeting(演示会议),也称为评审会议,产品负责人和客户都要参加(最好本公司老板也参加),每一个Scrum Team的成员都要向他们演示自己完成的软件产品(这个会议非常重要,一定不能取消)
8.最后就是 Sprint Retrospective Meeting(回顾会议),也称为总结会议,以轮流发言方式进行,每个人都要发言,总结并讨论改进的地方,放入下一轮Sprint的产品需求中。
1.2瀑布式开发
严格按照需求文档,明确个人目标的一种开发模式
- 需求非常明确,
- 工作量十分可控,
- 对质量要求比较低,
- 业务建模也比较简单,
- 功能构成较少
这种开发模式如果范围控制和风险控制做的比较好的话,就真的如瀑布一般,‘飞流直下三千尺’,迅速完成客户期望,部署运行,一般都是在外包公司常见
阶段
1.3螺旋型开发
尤其注重风险分析阶段,适用于庞大且复杂,高风险的项目,“螺旋模型”的核心就在于不需要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把所有事情都定义的清清楚楚。轻松上阵,定义最重要的功能,实现它,然后听取客户的意见,之后再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如此不断轮回重复,直到得到您满意的最终产品。
通常由四个阶段组成
1.4迭代开发
二、四种开发模式作总结
- 瀑布式开发:在从需求到设计、从设计到编码、从编码到测试、从测试到提交的每个开发阶段都要做到最好,特别是在前期阶段设计得越完美,提交后的损失就越少。然而现在的系统很复杂且多变,所以很难在现实中应用瀑布式开发。
- 迭代式开发:不要求每个阶段的任务都做到最好,可以容忍一些不足,先不去完善它,将主要功能先搭建起来,以最短的时间及最少的损失完成一个不完美的成果直至提交,然后通过客户或用户的反馈信息,在这个不完美的成果上逐步进行完善。
- 螺旋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风险驱动的方法体系,因为在每个阶段及经常发生的循环之前,都必须先进行风险评估。
- 敏捷开发:和迭代式开发相比,两者都强调在较短的开发周期内提交软件,但是,敏捷开发的周期可能更短,且更强调队伍种的高度协作。敏捷方法有时被误认为是五计划性和纪律性的方法,实际上更确切的说法是敏捷方法强调适应性而非预见性,适应性的方法主要用于快速适应需求的变化。当项目的需求有变化时,团队能够迅速应对新的需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