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形式验证基本原理及流程

第二十课:形式验证基本原理及流程形式验证 Formality 的原理及 flow 形式验证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Formality基本原理

第二十课:形式验证基本原理及流程 

简单说明一下Containers含义:一般我们的RTL可能就是纯的RTL代码,但网表里面包含各种门,因此工具对比时就需要进行参照,故需要有一个容器把所有相关的文件放在一个容器里;

第二十课:形式验证基本原理及流程 

形式验证就是一个等价性检查:

①首先假设我们的参考设计是功能正确的;

②确认implementation dasign是不是功能等价于参考设计,如果有功能不同的地方,需要举例出来说明;

③形式验证是利用数学模型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拿出来进行对比(遍历的),不会漏掉任何的corner case;

④是一种静态验证,并不需要测试向量;

第二十课:形式验证基本原理及流程 

哪些地方需要形式验证?—只要我们的设计形式发生了变化,就需要形式验证;

我们可以每变化一次形式就验证一次,也可以只将开头和最终的结尾形式进行验证,但这样的验证因为形式变化太大了,工具可能要跑很久,甚至可能无法完成验证,所以最好还是一步一步验证,这样每一步都验证通过了,最后就是通过的;

Compare Point比较点

第二十课:形式验证基本原理及流程 

形式验证的方法论就是:首先确定设计的顶层input & output,比如有100个Primary input,每个input有两种状态,那么一共就是2^100中可能,工具会对比形式变化前后每种可能对应的输出是否一致,不留死角,如果每种都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是功能等价的;

一般来说,芯片如果比较复杂,那么对应的Primary input 可能性就会很多,如果直接对比就会很费时间;因此,常规的做法是把芯片拆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变化前后分别进行对比,这样的一个模块就叫逻辑锥,逻辑锥的特点就是顶端一个点,这个点就是output compare point,下面的底面就是 input把一整个芯片分成多个模块就是分成多个逻辑锥的意思

Logic Cone逻辑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9297.html

(0)
上一篇 2025-08-25 14:26
下一篇 2025-08-25 14: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