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2 2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交流侧由三相电源供电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目录

2.2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2.2.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电阻负载

电路特点

整流电压平均值的计算

2)阻感负载

数量关系

2.2.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1)带电阻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特点

2)阻感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3)定量分析


2.2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元件少,但其输出电压的脉动较大,引起三相电网不平衡,故适用小容量的设备上。

当负载容量较大,或要求直流电压脉动较小、容易滤波时,则多采用三相可控整流电路。交流侧由三相电源供电。

最基本的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应用最广

2.2.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电阻负载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共阴极接法电阻负载时的电路

电路特点

  • 为了得到零线,变压器二次侧必须接成星形,而一次侧接成三角形避免3次谐波进入电网。
  • 三个晶闸管分别接入a、b、c三相电源,其阴极连接在一起——共阴极接法。

自然换相点:二极管换相时刻为自然换相点(当\large VT_{1}\large VT_{2}\large VT_{3}为二极管时,在相电压的交点\large \omega t_1\large \omega t_2\large \omega t_3处均出现了二极管换相,称这些交点为自然换相点),是各相晶闸管能触发导通的最早时刻,将其作为计算各晶闸管触发角\large \alpha的起点,即\large \alpha =0^{\circ}

\large \alpha =0^{\circ}时的工作原理分析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α=0°时的带电阻负载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波形

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绕组三相正弦波电压相互差120°的波形\large u_{a}\large u_b\large u_c。三个晶闸管轮流导通120°,\large u_d波形为三个相电压的包络线\large i_d波形与\large u_d类似。变压器二次绕组电流有直流分量(方向不变)。

晶闸管的电压波形,由3段组成,分别为一段管压降和两段线电压\large VT_1导通时,\large u_{T1}为零,b相元件\large VT_2导通时,\large u_{T1}\large u_{ab},然后为\large u_{ac}。各线电压顺序为\large u_{ab}u_{ac}u_{bc}u_{ba}u_{ca}

\large \alpha =30^{\circ}的波形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α=30°时的带电阻负载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波形

特点:负载电流处于连续和断续之间的临界状态。

各波形比\large \alpha =0^{\circ}后移了30°。各相仍导电120°。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30^{\circ}”>的情况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α=60°时的带电阻负载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波形

特点:负载电流断续,晶闸管导通角小于120°。

当导通一相相电压过零变负时,该相晶闸管关断,但下一相晶闸管因未导通,此时输出电压电流为零。

电阻负载时α角的移相范围为150°。

整流电压平均值的计算

\large \alpha \leq 30^{\circ}时,负载电流连续,有:

\large U_{d}=\frac{1}{\frac{2\pi }{3}}\int_{\frac{\pi }{6}+\alpha }^{\frac{5\pi }{6}+\alpha }\sqrt{2}U_{2}\sin \omega td(\omega t)=\frac{3\sqrt{6}}{2\pi }U_{2}\cos \alpha =1.17U_{2}\cos \alpha(2-18)

\large \alpha =0时,\large U_{d}最大,为\large U_{d}=U_{d0}=1.17U_{2}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30^{\circ}”>时,负载电流断续,晶闸管导通角减小,此时有:

\large U_{d}=\frac{1}{\frac{2\pi }{3}}\int_{\frac{\pi }{6}+\alpha }^{\pi }\sqrt{2}U_{2}\sin \omega td(\omega t)=\frac{3\sqrt{2}}{2\pi }U_{2}\left [ 1+\cos (\frac{\pi }{6}+\alpha ) \right ]=0.675U_{2}\left [ 1+\cos (\frac{\pi }{6}+\alpha ) \right ]

负载电流平均值为:

\large I_{d}=\frac{U_{d}}{R}

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变压器二次侧线电压峰值,即

\large U_{RM}=\sqrt{2}\times \sqrt{3}U_{2}=\sqrt{6}U_{2}=2.45U_{2}

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的最大正向电压等于变压器二次相电压的峰值,即

\large U_{FM}=\sqrt{2}U_{2}

2)阻感负载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共阴极接法阻感负载时的电路

特点:阻感负载,L值很大,\large i_{d}波形基本平直。

\large \alpha \leq 30^{\circ}时:整流电压波形与电阻负载时相同。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30^{\circ}”>时:

  • \large u_{2}过零时,\large VT_{1}不关断,直到\large VT_{2}的脉冲到来,才换流,导致\large u_{d}波形中出现负的部分。
  • \large i_{d}波形有一定的脉动,但为简化分析及定量计算,可将\large i_{d}近似为一条水平线。
  • \large u_{T1}同样由一段管压降和两段线电压组成。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共阴极接法阻感负载及α=60°时的波形

阻感负载时的移相范围为90°。(即0°~90°)

数量关系

\large U_{d}/U_{2}\large \alpha成余弦关系。如果负载中的电感量L不是很大, \large U_{d}/U_{2}\large \alpha 的关系将介于曲线1和2之间。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由于负载电流连续,整流电压平均值可由式(2-18)求出。

变压器二次电流即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为:

\large I_{2}=I_{VT}=\frac{1}{\sqrt{3}}I_{d}=0.577I_{d}

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

\large I_{T(AV)}=\frac{I_{VT}}{1.57}=0.368I_{d}

晶闸管最大正、反向电压峰值均为变压器二次线电压峰值:

\large U_{FM}=U_{RM}=2.45U_{2}

三相半波的主要缺点在于其变压器二次电流中含有直流分量,为此其应用较少。

2.2.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原理图

共阴极组——阴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晶闸管(\large VT_{1}\large VT_{3}\large VT_{5}

共阳极组——阳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晶闸管(\large VT_{4}\large VT_{6}\large VT_{2}

导通顺序:\large VT_{1}-VT_{2}-VT_{3}-VT_{4}-VT_{5}-VT_{6}

1)带电阻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且α=0°时的波形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且α=30°时的波形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且α=60°时的波形

各自然换相点既是相电压的交点,也是线电压的交点。

\large \alpha \leq 60^{\circ}时,\large u_{d}波形均连续,对于电阻负载,\large i_{d}波形与\large u_{d}波形形状一样,也连续。

α=60°时,\large u_{d}出现了为零的点,负载电流处于临界连续状态。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且α=90°时的波形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60^{\circ}”>时,\large u_{d}波形每60°中有一段为零,\large u_{d}波形不能出现负值。

带电阻负载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large \alpha角的移相范围是120°。


晶闸管及输出整流电压的情况:

时段
共阴极组中导通的晶闸管 VT_{1} VT_{1} VT_{3} VT_{3} VT_{5} VT_{5}
共阳极组中导通的晶闸管 VT_{6} VT_{2} VT_{2} VT_{4} VT_{4} VT_{6}
整流输出电压u_{d} \large u_{a}-u_{b} =u_{ab} \large u_{a}-u_{c}=u_{ac} \large u_{b}-u_{c}=u_{bc} \large u_b-u_a=u_{ba} \large u_c-u_a=u_{ca} \large u_c-u_b=u_{cb}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特点

(1)2管同时导通形成供电回路,其中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各1,且不能为同一相器件。

(2)对触发脉冲的要求:

  • \large VT_{1}-VT_{2}-VT_{3}-VT_{4}-VT_{5}-VT_{6}的顺序,相位依次差60°。
  • 共阴极组\large VT_{1}\large VT_{3}\large VT_{5}的脉冲依次差120°,共阳极组\large VT_{4}\large VT_{6}\large VT_{2}也依次差120°。
  • 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即\large VT_{1}\large VT_{4}\large VT_{3}\large VT_{6}\large VT_{5}\large VT_{2},脉冲相差180°。

(3)\large u_{d}一周期脉动6次,每次脉动的波形都一样,故该电路为6脉波整流电路。

(4)需保证同时导通的2个晶闸管均有脉冲,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宽脉冲触发(宽脉冲大于60°,一般取80°~100°),一种是双脉冲触发(常用,双脉冲相差60°,脉宽一般为20°~30°)

(5)晶闸管承受的电压波形与三相半波时相同,晶闸管承受最大正、反向电压的关系也相同。

2)阻感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阻感负载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large \alpha \leq 60^{\circ}时: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α=0°时的波形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α=30°时的波形

\large u_{d}波形连续,工作情况与带电阻负载时十分相似。电感性负载时的晶闸管导通规律与电阻性负载一样。

区别在于:得到的负载电流\large i_{d}波形不同。当电感足够大的时候,\large i_{}的波形可近似为一条水平线。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60^{\circ}”>时:

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α=90°时的波形

阻感负载时的工作情况与电阻负载时不同。

电阻负载时,\large u_{d}波形不会出现负的部分。阻感负载时,\large u_{d}波形会出现负的部分。

当α=90°时,\large u_{d}正负面积相等。因此,带阻感负载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large \alpha角的移相范围是90°。 

3)定量分析

当整流输出电压连续时(即带阻感负载时,或带电阻负载\large \alpha \leq 60^{\circ}时)的平均值为:

\large U_{}=\frac{1}{\frac{\pi }{3}}\int_{\frac{\pi }{3}+\alpha }^{\frac{2\pi }{3}+\alpha }\sqrt{6}U_{2}\sin \omega td(\omega t)=2.34U_{2}\cos \alpha

带电阻负载且电力电子技术(10)——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60^{\circ}”>时,整流电压平均值为:

\large U_{d}=\frac{3}{\pi }\int_{\frac{\pi }{3}+\alpha }^{\pi }\sqrt{6}U_{2}\sin \omega td(\omega t)=2.34U_{2}\left [ 1+\cos \left ( \frac{\pi }{3}+\alpha \right ) \right ]

输出电流平均值为:\large I_{}=U_{d}/R

当整流变压器采用星形接法,带阻感负载时,变压器二次侧电流的有效值为:

\large I_{2}=\sqrt{\frac{1}{2\pi }\left ( i_{2}^{d}\times \frac{2}{3}\pi +\left ( -I_{d} \right )^{2}\times \frac{2}{3}\pi \right )}=\sqrt{\frac{2}{3}}I_{d}=0.816I_{d}

晶闸管电压、电流等的定量分析与三相半波时一致。

接反电势阻感负载时,在负载电流连续的情况下,电路工作情况与电感性负载时相似,电路中各处电压、电流波形均相同。

仅在计算\large I_{d}时有所不同,接反电势阻感负载时的\large I_{d}为:

\large I_{d}=\frac{U_{d}-E}{R}

式中的R和E分别为负载中的电阻值和反电动势的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9604.html

(0)
上一篇 2025-08-23 12:00
下一篇 2025-08-23 12: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