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原子力分析软件_【干货】原子力显微镜(AFM)的使用和成像技巧

afm原子力分析软件_【干货】原子力显微镜(AFM)的使用和成像技巧本文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 AFM 的三种操作模式 包括接触模式 非接触模式和敲击模式 并详细阐述了 AFM 的样品制备 操作步骤 伪像分析以及测试技巧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6e5038694945af08efe688f9cf993e5a.png

精选回顾

◀  干货满满! 计算狗「模拟计算干货」汇总大放送,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 免费干货丨测试狗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资料汇总「TEM全家福」,从入门 到精通!

◀ SCI论文写作大全来啦!助你早日发表高水平paper

◀ Origin入门教程(一):一张图学会Origin

◀ EndNote 系列教程(一):Endnote使用一脸懵?一份详细入门教程请查收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一种可用来研究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固体材料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它通过检测待测样品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及性质。

1原子力显微镜的样品制备

根据针尖与试样表面相互作用力的变化,AFM主要有3种操作模式:接触模式(contact mode),非接触模式(non-contact mode)和敲击模式(tapping mode)。

接触模式(Contact Mode) :AFM最直接的成像模式。在整个扫描成像过程之中,探针针尖始终与样品表面保持接触,而相互作用力是排斥力。扫描时,悬臂施加在针尖上的力有可能破坏试样的表面结构,因此力的大小范围在10 -10~10 -6N。若样品表面柔嫩而不能承受这样的力,则不宜选用接触模式对样品表面进行成像。 非接触模式(non-contact mode) :非接触模式探测试样表面时悬臂在距离试样表面上方5~10nm的距离处振荡。样品与针尖之间的相互作用由范德华力控制,通常为10 -12N,样品不会被破坏,而且针尖也不会被污染,特别适合于研究柔嫩物体的表面。不足之处,要在室温大气环境下实现这种模式十分困难。因为样品表面不可避免地会积聚空气中的水,它会在样品与针尖之间搭起小小的毛细桥,将针尖与表面吸在一起,从而增加尖端对表面的压力。 轻敲模式(Tapping Mode) :轻敲模式介于接触模式和非接触模式之间,是一个杂化的概念。悬臂在试样表面上方以其共振频率振荡,针尖仅仅是周期性地短暂地接触/敲击样品表面。这就意味着针尖接触样品时所产生的侧向力被明显地减小了,因此当检测柔嫩的样品时,AFM的敲击模式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一旦AFM开始对样品进行成像扫描,装置随即将有关数据输入系统,如表面粗糙度、平均高度、峰谷峰顶之间的最大距离等,用于物体表面分析。同时,AFM还可以完成力的测量工作,测量悬臂的弯曲程度来确定针尖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大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35449.html

(0)
上一篇 2025-07-04 18:45
下一篇 2025-07-04 19: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