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电子前帘快门 Electronic Front Curtain Shutter,结合机械快门与电子快门各自的特点,用电子的方式代替了机械的前帘。
在相机上常简写为 EFC。
- 工作原理
按下快门后,感光元件重置,然后从下往上逐行曝光(类似机械前帘升起),在指定的快门时间后,机械后帘抬起以遮挡光线,CMOS 开始随之逐行读出数据。
用尚未通电的行用来模拟机械前帘 Front Curtain,再配合机械后帘 Rear Curtain的运动完成曝光。
同机械快门一样,快门时间控制着它们之间所构成的“夹缝”大小。
通常,单反相机在反光板预升或 LCD 实时取景时也使用电子前帘快门的方式。
- 优点
1、与电子快门一样,无快门震动影响成像质量。
虽然机械后帘的运动也会带来震动,但此时曝光已经结束,因此对成像没有影响。
2、与机械快门一样,几乎无果冻效应。
机械后帘的参与,减轻了 CMOS 数据逐行读出的压力,消除了电子快门中常见的果冻效应。
- 缺点
1、快门速度不能超过 1/2000 秒。
当快门速度超过 1/2000 秒时,电子前帘与机械后帘就无法完美配合了,所形成的“夹缝”不再均等,从而导致曝光不均匀的现象。
2、焦外成像质量差。
由于机械后帘与 CMOS 上的电子前帘有一定距离,并且电子前帘的“运动”是线性的,而机械后帘的运动是非线性的,这样将导致焦外成像出问题。
当使用高速快门且接近最大光圈拍摄时,会导致整体进光量减少且出现焦外切光斑的现象,背景光斑切下面且光斑上部偏亮,前景光斑切上面且光斑下部偏亮。
这种现象让焦外图像变得难看且不完整。
3、有单条“耀斑”现象。
当对着场景中的明亮物体拍摄时,电子前帘快门会出现一条“耀斑”,如下图所示。
4、在人造光源环境下,快门速度较快时,也可能如电子快门一样出现条纹或色带。
- 应用
在以下情况拍摄时,可考虑使用电子前帘快门:
1、超长焦
2、微距
3、手持慢门
4、高像素
注意,快门速度不要超过 1/2000 秒。
“有钱的捧个钱场,好看的点下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4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