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系列科普|褥疮形成的外力之–剪切力&摩擦力及外力作用时间

褥疮系列科普|褥疮形成的外力之–剪切力&摩擦力及外力作用时间举例来说 当抬高床头使患者半卧位时 由于重力的作用 身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 而臀部 骶尾部的皮肤和床面接触形成的摩擦力阻止了这种趋势 这种摩擦力施加于局部皮肤 方向是向上的 和深层肌肉 骨骼承受的向下的重力方向平行且相反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剪切力是什么?

剪切力是指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的相反方向的平行滑行力。

举例来说,当抬高床头使患者半卧位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身体有向下滑动(即向床尾活动)的趋势,而臀部、骶尾部的皮肤和床面接触形成的摩擦力阻止了这种趋势,这种摩擦力施加于局部皮肤,方向是向上的,和深层肌肉、骨骼承受的向下的重力方向平行且相反。因而,在皮肤、浅筋膜和深层筋膜、肌肉、骨骼之间就会出现剪切力。

褥疮系列科普|褥疮形成的外力之--剪切力&摩擦力及外力作用时间

图2-7 剪切力是作用于组织之间的平行外力

剪切力有哪些危害?

(1)剪切力与压力相辅相成,形成合力,进而增大了接触面承受的总的外力水平,增大的外力将引起更明显的血管闭塞。

褥疮系列科普|褥疮形成的外力之--剪切力&摩擦力及外力作用时间

图2-8 剪切力与压力形成合力,外力更大

(2)剪切力引起相邻组织的相反运动,还可能导致组织之间的小动脉、小静脉或毛细血管的撕脱、损伤,引起局部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速局部组织的坏死。

褥疮系列科普|褥疮形成的外力之--剪切力&摩擦力及外力作用时间

图2-9 平行的剪切力会损伤血管

小贴士:有研究表明,伴有剪切力时局部组织血管闭塞的数目是没有剪切力时的2倍。

小贴士:当抬高床头时,骶尾部组织不但承受压力,还承受相应的剪切力,其所承受的外力远远大于平卧时的外力,也更容易导致褥疮。因此,一般建议没有特殊原因,抬高床头的角度不要超过30°。

第三节 三大外力之摩擦力

摩擦力是什么?

摩擦力是指皮肤和接触面相互交错运动时产生的力。

例如:当在床上拖动患者或将患者从床上滑动到轮椅上时,皮肤和床面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患者发生痉挛时,身体反复扭动也会导致皮肤和床单之间的摩擦力。

褥疮系列科普|褥疮形成的外力之--剪切力&摩擦力及外力作用时间

图2-10 摩擦力存在于皮肤和接触物之间

摩擦力有哪些危害?

(1)摩擦力可以直接引起表皮的磨损、剥脱,造成组织损伤。

(2)摩擦力会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压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从而间接增加组织损伤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相对于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人来说,受摩擦力的人可以在较小的压力下形成褥疮。

小贴士:在压力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摩擦力主要受皮肤和接触面之间摩擦系数的影响。如果皮肤潮湿、床面粗糙、坐垫不光滑,那么摩擦系数会增大,摩擦力也会相应增大。

小贴士:和压力所致的深部褥疮不同,剪切力或摩擦力所致的褥疮通常是皮肤层的浅表溃疡,表现为皮肤的水疱和缺损。但是如果剪切力或摩擦力不能及时解除,这种浅表溃疡也会逐渐发展为深层溃疡。

外力的作用时间

外力引起褥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外力的作用时间,这和外力的大小是相辅相成的。即使是再大的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也需要足够的作用时间才能造成组织损伤。反过来说,即使是相对较小的外力,如果其作用时间足够长的话,也可以导致组织损伤。

因而,如果要引起局部组织一定的损伤,则外力越大,所需的作用时间越短。这也就意味着,外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则造成的组织损伤越重。

小贴士:为了预防褥疮,首先要减少外力的大小,比如使用合适的体位、床垫或坐垫来分散压力。

小贴士:在外力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外力的作用时间,比如定时翻身,减少某些部位持续受压。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修复重建外科简介:

褥疮系列科普|褥疮形成的外力之--剪切力&摩擦力及外力作用时间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修复重建外科正式成立,并于2022年7月12日正式开诊。学科带头人郝岱峰主任为原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304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0余人,拥有国际领先的修复重建诊疗技术及丰富的护理经验。科室的成立标志着医院将为广大急、慢性创伤及组织缺损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系统的高水平医疗及护理服务,更填补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修复重建外科诊疗的空白。

一、什么是修复重建外科

修复重建外科是通过精细外科手术,对人体组织器官的缺损、畸形进行修复和再造,以及对正常人形体的美学塑造,达到形态的改善、美化及功能的重建。主要涵盖的亚专业包括烧伤、整形、创面修复、显微外科、肿瘤整形外科等。

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修复重建外科临床业务范畴

创伤性缺损和瘢痕的修复

由于机械、化学、热力、放射等外界因素,损伤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如创伤、烧伤、擦伤、电击伤、冻伤、低热烫伤、切割伤、撕脱伤、车祸伤、断指断肢、动物咬伤、放射性损伤等造成的人体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以及遗留的瘢痕整复。

急慢性、难愈性伤口的修复

由于基础疾病如内分泌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血管疾病、遗传病、老年病等内部因素,导致人体组织损伤,如压力性损伤(褥疮)、糖尿病足病、手术后难愈性伤口、甲病(甲沟炎)、感染性溃疡(疖、痈、丹毒)、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坏疽)、特殊细菌感染性伤口(放线菌、结核等感染)体表肿瘤及癌性溃疡、外周血管动脉硬化导致的下肢缺血性溃疡、静脉疾病导致的下肢静脉性溃疡(老烂腿)、风湿免疫疾病相关性溃疡、血液病相关性溃疡、药物性皮肤损伤、遗传性创面(毛囊闭锁三联症)、藏毛窦、骨髓炎、痛风结石溃疡等,造成的组织缺损及肢体功能缺失的修复。

各类良性及恶性肿瘤切除后继发组织缺损的修复

由于大面积肿瘤切除后造成的组织缺损及功能缺失的显微修复重建,如乳腺肿瘤切除导致乳房缺损的乳房再造、胃肠道肿瘤切除导致腹部骶尾部组织缺失的皮瓣修复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66145.html

(0)
上一篇 2025-01-05 18:45
下一篇 2025-01-05 19: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