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昨天,在华为内网看到这样一个话题,《请问,我是要成为全栈工程师?还是专注于一个技术栈呢?》

先给外行普及一下知识。
技术栈定义:一般来说是指将N种技术互相组合在一起(N>1),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实现某种目的或功能。也可以指掌握这些技术以及配合使用的经验。
全栈的定义:而全栈也是一个技术栈,是一种眼界,是指掌握多种技能,胜任前端与后端,能利用多种技能独立完成产品的人。
而在程序员界就有这么一种说法,但凡做全栈工程师的,要么很惨,要么很牛!但凡很牛的,绝不是一开始就是做全栈的!
回到话题,那么我是要成为全栈工程师?还是专注于一个技术栈呢?笔者不是专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主要来看看华为er的专家们是怎么说的。

支持成为全栈工程师的一方:
严xx:在新技术层出不穷,老技术快速淘汰的今天,相较于单技术栈,全栈工程师在个人发展上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于x:涉猎不同技术栈可以拓宽视野,更全面考虑问题,较高级的技术岗位需要有广度视野才能避免把问题及方案空间看得太窄。专注于单个技术栈只能解决某类特定的有边界的问题,有很强的业务绑定性,很难将某领域知识经验迁移到另一垂直领域;技术的广度则能解决没有边界或者边界模糊的更复杂的问题。大家应该都认可造轮子要比拧螺丝重要,无论是从实现个人价值还是为公司创造效益来看,成为全栈工程师一定是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上官xx:成为全栈工程师更符合我司对员工的培养策略,从而更有利于个人发展。汪涛总裁就在今年4月签发了一份通知,名为《对如何进行SDE全栈转型,提升交付效率和质量的思考》。并在通知中指出我司在初期试错阶段借鉴了亚马逊的组织阵型,清晰区分了技术栈组建团队,但质量和效率都不尽人意,随后认识到我们和亚马逊的业务差异较大,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借鉴云化转型标杆——微软公司的组织阵型,进行SDE的全栈转型。所以我方认为身为华为人,顺应我司对我们的培养计划,是更有利于个人发展的。
张x:项目越大,沟通成本越高,做过项目管理的人都知道,项目中的人力是1+1<2的,人越多效率越低。因为沟通是需要成本的,不同技术的人各说各话,前端和后端是一定会掐架的。而全栈工程师的沟通成本几乎为零,因为各种技术都懂,胸有成竹,一不小心自己就全做了。即使是在团队协作中,与不同技术人员的沟通也会容易得多,你让一个后端和一个前端去沟通,那完全是鸡同鸭讲,更不用说设计师与后端了。但如果有一个人懂产品懂设计懂前端懂后端,那沟通的结果显然不一样,因为他们讲的,彼此都能听得懂。
朱xx:当你只有一把锤子,你看什么都是钉子,反而看不到问题所在,因此我们要先看看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然后在补充我们的工具箱,永远从商业目标的角度来决定学习哪些东西,而不是纯粹为了锻炼技术能力而去学习,我们希望丰富我们的工具箱,而不是用一把锤子处理所有工作。我们学习技能和知识,不是为了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而是因为那些是完成自己目标所需要的,对技术的好奇和追求,以及积极应对当前业务发展的不断挑战,最终才能锻炼出了全栈。
黄xx:全栈工程师比起专注于一个领域的工程师来说更有全局思维和意识。在新员工大会上,我们部门特意挑选了入职之后发展很好的史慧波给新员工传授经验,其中他提到自己入职之后前端后端都有涉及,并且在做前端项目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跟后端有关的知识。各个知识融会贯通,让他在看问题的角度上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对他的个人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毫无疑问,成为全栈工程师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支持专注于一个技术栈的观点:
梅xx:专注于一个技术栈并不是指死板地只学习使用一个技术栈,而不去了解其他技术栈。专注于一个技术栈的意思是,首先是对某一技术栈深入学习,到达瓶颈后,为了突破瓶颈,应当去了解与这个技术栈相关的其他知识,帮助自己加深对本技术栈的理解,最终突破瓶颈,成为该技术栈领域的专家。专家在任何场景下,可代替性低,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各个行业内抢手的人才,能够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头人去带领团队创新发展,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很容易地被别人取代。华为大平台鼓励发展专家型人才,正如EMT决议中所说的:专家人群是实现业务创新突破的主力军,公司人才管理机制要有利于专家和人才的成长和才能发挥,发挥出专家解决问题,创新引领的作用;又如公共开发部专家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发文说:我们需要一支客户导向、开放创新、专业精深、勇于当责、薪火相传的专家队伍,以支撑产品竞争力不断突破、达到领先。
唐x: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盲目去追求全栈最后只能学个皮毛,达不到精通的程度。即便你可以一个人完成一个产品,对于我司的产品质量标准,试问你可以达成要求吗?相反,团队作战是华为致胜的法宝,团队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擅长一个技术栈,组成一个“全栈”团队,更容易事成人爽。我司倡导的软件王,单板王,正是鼓励专注于一个技术栈的最好证明。软件王杨江洪,四年升五级,成为软件总工程师,他的一句话我特别深刻,那就是:问题越发棘手,我只能逼自己站得更高,钻得更深。
罗xx:专注于一个技术栈,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家事国事”不必“事事关心”,我们只是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一个技术领域。对方辩友说全栈工程师并不是对各个技术栈浅尝辄止,而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掌握,请问这个度具体是多少呢?对各个技术栈掌握到什么程度才是一名合格的全栈工程师?个人的精力有限,我们认为专注于一个技术栈目的性更明确,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在有限的精力下发展自己的优势,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张xx:总有人在说,每一个成功的领导,都是干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栈,做过丰富的技术项目,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你不知道他们曾经在单一技术栈上面做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只是看到了他们什么都懂。为了个人发展我们要做到专注,要做到先精后广。这里的“精”,就是指我们专注当前技术栈,完成每一次我们手上的任务,以高于常人的技术能力让自己脱颖而出。而后“广”,广的是我们的视野,而不是去成为全栈工程师,有足够广阔的视野,能够让我们综合提升当前技术能力,综合百家之长。华为有很多技术专家,为什么是专家,因为他们在领域走到了别人无法达到的地步,也没有被时代淘汰。所以专注一个技术栈会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如果想有更好的个人发展,到底是以“成为全栈工程师”为目标而努力?还是专注于个人技术栈呢?热烈欢迎广大网友一起加入讨论,说出你的看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