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来源:【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Click the blue characters to follow us!
摘 要 / Abstract
2024年是婺剧开启海外访演的第31个年头,也是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婺”)出海频次最高的一年。这一年,浙婺共赴19个国家和地区演出38场。从1993年首次赴日本访演至今,婺剧已赴五大洲68个国家和地区访演340多场,被誉为传统戏曲的“出海天团”。婺剧何以全球“圈粉”?一出好戏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精彩故事?
2024 marks the 31st year of Wuju Opera’s international tours and the busiest year overseas for Zhejiang Wuju Opera Research Center. Last year, it has staged 38 performances across 19 countries and regions. Since its maide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in Japan in 1993, this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form has delivered over 340 shows in 68 countries and regions spanning five continents. What explains Wuju Opera’s worldwide appeal?
在浙婺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世界地图,上面的大半陆地面积都已标红。
“今年1月访演的玻利维亚、巴巴多斯、孟加拉国,都是我们第一次去演出,还没来得及在图上标出。”浙婺院长王晓平说,这张地图上记录着浙婺出海的足迹。
据文旅部统计,浙婺访演足迹遍布五大洲,是近年在海外演出场次最多的地方戏曲院团——海外演出路线串起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500多万人次的海外观众呈现了中国传统戏曲之美。
一个生长于金华的地方戏剧团,为何能在国外开出文化传播之花?
圈粉无数
外国演出商从“头回客”变“回头客”
2023年11月,浙婺在墨西哥桑塔卢西亚国际艺术节演出。
新年伊始,梅花奖得主、浙婺武生楼胜很忙,在指导完今年1月出国访演队伍中的年轻演员后,就投入了央视春晚的排练工作;接着是从年初一到初五的新春惠民演出,以及持续至今的下乡送戏……
在不一样的舞台,楼胜表演得一样投入,“我们浙婺每个演员,每年至少有上百场的下乡演出,这让大家锻炼出了用不同动作、唱腔、眼神调动观众情绪的能力。这样的经验,让我们在出海演出时也能抓住外国观众的心。”
楼胜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了一条来自新加坡戏迷的新年问候:“楼胜,新年快乐!今年的出海演出行程安排好了吗?会到新加坡演出吗?”戏迷叫罗章宪,与浙婺结缘于2013年。当时楼胜还是青年演员,收获了罗章宪等10多位铁杆戏迷,如今他们的“粉龄”已有12年。
之后,浙婺3次新加坡访演,罗章宪与朋友们总会抢购几十张票,送给亲朋好友。新加坡演出频次不高,罗章宪还会赶到金华,在浙婺待上一周,过足戏瘾。
婺剧唱腔的高亢婉转、文戏武做的舞台呈现,不止华人戏迷能咂摸出其中味道。
今年春节期间,记者跟随浙婺团队前往泰国。现场,记者听到全场高喊“Sood Yod!(泰语:精彩)”,平均不到一分钟就能响起一次热烈掌声。
“装扮好看,音乐节奏强,唱腔有韵味,武功特别棒。”泰国观众吉拉用英语向记者一股脑儿说起观后感。
除夕当天,泰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接见了浙江婺剧演职人员代表,她称赞说:“你们架起了泰中文化交流的桥梁。”
这样的交流之桥,同样搭建在中国与其他大洲之间。
“我2013年在德国柏林、2018年在马耳他瓦莱塔、今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工作时,都感受到了婺剧给当地人带来的惊艳。”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参赞衔领事王彦军如数家珍,“当地观众从最初不以为然,到观看时满堂喝彩,再到演出后争相和演员合影,足见其艺术感染力之强。从欧美观众的反馈看,婺剧完全有海外商业化演出的能力。”
去年10月,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意大利演出商专程来了趟杭州,在看过浙婺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后当场拍板,邀请他们参加2026年6月的斯波莱托艺术节,且点名要浙婺把经典剧目《穆桂英》整本大戏带去。
今年1月加拿大访演后,美国演出商也发来了合作协议……浙婺商演邀约“爆单”,多个国外演出商从“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
2025年1月,浙婺在泰国曼谷表演。受访者供图
打磨好戏
舞台表现跨越文化隔阂
如何让中国传统戏剧吸引外国人?浙婺一直在思考和探索。
1月5日,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演出厅座无虚席。“盘踞洞府千年整……”梅花奖得主、浙婺武旦杨霞云一声开嗓,大剧《三打白骨精》准时开演。
2024年11月,浙婺在赞比亚卢萨卡表演。新华社发
杨霞云站在1.5米高的“山头”上,华服加身、雉翎抖擞。突然,她双手遮面,瞬间,白脸白袍变成红色;又一转身,红色变为绿色;再一扭头,绿色变成粉色。不到一分钟,“白骨精”完成3次变脸和变装,引得观众连连惊叹,也掀起演出高潮。
“变脸是我们吸收借鉴了川剧的特级表演改编的,因为我们觉得把这个绝活放在白骨精这个角色身上非常适合。”杨霞云说,对于戏中有“三变”的白骨精,开场时的变脸、变衣既精彩,又交代了角色变化多端的特点,这样的亮相很容易扎进观众的心里。
透过妆造、唱腔与动作,这些情感被海外观众深深感知,这离不开浙婺对剧目的艺术重构,以及持续不断的微创新。
2025年1月,浙婺在孟加拉国吉大港表演。受访者供图
针对海外观众,浙婺因地制宜“量身定制”:每场演出用LED屏实时滚动由当地语言翻译的唱词;扮演猪八戒的演员每到一个国家,都会学习当地语言的俏皮话,在节目中和“女妖”打招呼,总能引发全场掌声、笑声一片。
“浙婺演员的表演,在世界各剧团中都属一流。”观赏了浙婺演出后,德国戏剧理论家汉斯-蒂斯·雷曼教授评价,“舞台上展现的动作爆发力、声乐技巧,能跨越语言、文化,这是人类共通的艺术语言。”
小剧种大使命
传递中华文化精神价值
如今,商演邀约不断,各国戏迷成团,浙婺仅去年就10次出访了18个国家和地区,创下出访次数历年之最……
来自金华的“小剧种”,为何能在海外舞台“唱大戏”?
2023年9月,杨霞云为肯尼亚内罗毕大学的学生们展示婺剧身段。受访者供图
戏曲界人士认为,浙婺出海成功,既是自身艺术魅力的体现,也得益于文化策略、创新表达和国际合作的推动。
保留中华优秀传统内核,又创新符合国际观众审美的表达,这正是浙婺坚持的“守正创新”。“浙婺正是用非常精妙的艺术方式,传递中华文化精神价值。”浙江省婺剧促进会秘书长王亦平说,浙婺出海,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影响力同频共振。
“我们有信心把婺剧带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相信会受欢迎。”王晓平的目标很清晰,不断扩大婺剧以及中国戏剧的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不止是我们院团的愿景,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使命。”
婺剧的全球之旅还在继续……
记者:张苗 沈超
Reporter: Zhang Miao, Shen Chao
编辑:赵亚鑫
Editor: Zhao Yaxin
审核:颜一颀
Supervisor: Yan Yiqi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
Click the card below to follow us
本文来自【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5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