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来源:【中国医药报】
问:什么是药物警戒?
答:药物警戒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拓展,是对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药物研发到药品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全过程的安全性监测。
在ICH E2E指南中,药物警戒定义涉及的范围包括:新药临床试验期间不良反应的分析和评估、对临床前安全性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再评价、不合格药品、医疗错误、对无充分科学依据且未被认可的适应证的用药、药品的滥用和误用等内容。
问:E2E指南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答:E2E指南主要包括安全性说明、药物警戒计划、附件—药物警戒方法学三部分内容。
E2E指南的目的是提出一个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药物警戒计划的结构,以及概述在计划中涉及产品的已确定风险和潜在风险的安全性说明。
问:什么是安全性说明?
答:安全性说明应当是一个关于药物的重要已确认风险、重要潜在风险以及重要缺失信息的摘要。它也应当强调处于潜在风险(可能使用产品)的人群,以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突出安全性问题,以便在药物批准后完善对获益-风险特征的了解。
安全性说明旨在帮助企业和药品监管机构确定是否需要收集特殊的数据,并推动构建药物警戒计划。
问:安全性说明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摘要、非临床资料和临床资料。
非临床资料应当包含尚未被临床数据充分说明的非临床安全性发现,例如:毒理学,包括重复给药毒性、生殖毒性、肾脏毒性、肝脏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等;药理学,包括心血管(含Q-T间期延长)、神经系统等;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其他毒性相关的资料或数据等。如果产品将用于特殊人群,应当考虑是否需要有特定的非临床研究数据。
临床资料需要考虑人类安全性数据库的局限性、在批准前阶段未研究过的人群、不良事件(AEs)/ 药物不良反应(ADRs)、已确定的和潜在的相互作用(包括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流行病学、药理学类别作用等。鼓励申办者逐个总结尚在评估的安全性问题,包括与问题有关的非临床和临床研究数据。
问:安全性说明可以帮助企业和药品监管机构确定研发阶段的安全性风险,推动构建药物警戒计划吗?
答:是的。药物警戒计划应当以安全性说明为基础。安全性说明通常是一个与药物警戒计划关联的独立文件,也可以作为同一文件的两个部分来写。
安全性说明和药物警戒计划的要素也可以结合到 CTD (通用技术文档)中,特别是安全性概述、效益和风险结论和临床安全性摘要等,都包含与产品安全性相关的资料。
问:药物警戒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指南中给出了药物警戒计划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当前安全性问题摘要。包括重要的已确定风险、重要的潜在风险、重要的缺失信息。
第二部分:常规药物警戒实践。不管是否需要额外活动作为药物警戒计划的一部分,所有医药产品都要实施常规药物警戒,包括:能够保证收集到所有已报告的可疑不良反应的系统和程序;准备给药品监管机构的报告(如ADR快速报告、PSURs);对已批准产品的安全性特征的持续监测(包括信号检测、问题评价、说明书更新和与药品监管机构的沟通联络);当地药品监管机构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三部分:安全性问题的行动计划。按照下列结构提出针对每一个重要安全性问题的计划并论证其合理性:安全性问题、提议措施的目的、提议的措施、提议措施的理由、申办者对安全性问题和提议措施的监测、评价和报告的重要时间点。
第四部分:待完成的行动摘要。包括重要节点,应当根据要采取的活动和它们的重要评估时间点来列举针对产品的药物警戒计划,并建议在药物警戒计划中明确重要节点包括完成研究或其他评价的时间,以及提交安全性结果的时间。
问:在什么时候开始制定安全性说明和药物警戒计划比较好?
答:安全性说明可以在上市前阶段开始制定,在上市申请时,它应当反映研发期间持续关注的安全性问题所处的状态。建议在产品开发早期就由公司的药物警戒专家介入,开展相关工作。应当在早于注册申请的阶段就开始计划和与药品监管部门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
对一个已经上市的产品,如增加新适应证或出现新的重大安全性问题时,也可以制定安全性说明和药物警戒计划。
(摘编自《ICH基础知识500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本文来自【中国医药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7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