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一、 核心原则:准确性与一致性
这是BOM维护的“黄金法则”。所有工作都应围绕确保BOM数据的绝对准确和在整个企业内(设计、工艺、制造、采购、销售等)的高度一致。
- 唯一数据源:确保企业内只有一个权威的、最新的BOM版本。通常通过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或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避免使用Excel或个人文件进行分散管理。
- 实时更新:任何变更都必须及时、准确地反映到主BOM中,并通知到所有相关部门。
- 闭环变更管理:所有的修改必须通过正式的工程变更通知(ECN – 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 流程,杜绝随意、口头的修改。
二、 流程与管控注意事项
建立严格的变更控制流程(ECN流程):
- 申请:由发起人(如工程师)填写变更申请,明确变更原因、内容、影响范围(哪些产品、物料受影响)。
- 评审:组建变更控制委员会(CCB),成员包括设计、工艺、制造、采购、质量、成本等部门代表,共同评估变更的技术可行性、成本影响、库存处理、生产计划调整等。
- 批准:根据变更的影响程度,设定不同的审批权限。重大变更需要高层批准。
- 执行:批准后,由指定人员(通常是BOM专员或工程师)在系统中执行变更,并明确生效时间点(如立即生效、从某个工单号开始生效等)。
- 通知与归档:系统自动或手动通知所有相关方,并将所有变更记录归档,确保可追溯。
明确BOM类型和阶段:
- 区分EBOM(设计BOM)、PBOM(工艺BOM)和MBOM(制造BOM):
- EBOM:反映产品设计结构,由设计部门创建。
- PBOM/MBOM:反映实际的制造装配过程,包含工艺路线、耗材、工装夹具等,由工艺部门基于EBOM转换而来。
- 管理不同状态:明确区分“设计中”、“试产”、“量产”、“停产”等不同状态的BOM,避免误用。
生命周期管理:
- 物料替代与失效:对于即将失效(EOL)的物料,必须在BOM中设置替代料信息和生效日期,并妥善处理旧物料的库存。
- 版本与版次控制:任何变更都必须生成新版本或版次,历史版本必须保留以备追溯。清晰定义版本号规则(如V1.0, V1.1, V2.0)。
三、 数据质量与内容注意事项
物料编码(Item Code)唯一性:
坚决遵循“一物一码”原则。同一物料在不同产品中必须使用相同的编码,不同物料绝不能使用相同编码。这是所有数据准确性的基础。
属性完整性:
确保每个物料项的关键属性完整准确,如:物料描述、规格型号、单位、来源(自制/外购/外协)、物料类型(产品/部件/原材料)、成本、供应商信息等。
数量与单位准确性:
仔细核对每个层级的使用数量,单位要明确且可操作(如“个”、“米”、“公斤”)。注意换算关系(如1卷=100米)。
损耗率与产出率:
对于生产过程中有损耗的物料(如涂料、钣金件),应准确设置损耗率或产出率,以便系统能准确计算采购需求。
可选件与替代料:
清晰定义可选件(如汽车的不同颜色内饰)和替代料(主料缺货时可使用的备用物料),并在BOM中正确设置优先级和生效条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