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是|多一些“养机场”“停机坪”式的手机管理站

论是|多一些“养机场”“停机坪”式的手机管理站来源 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上海市沙田学校近日设立 养机场 和 停机坪 的消息引发关注 乍一看不由感叹 这个校园也太高大上了 仔细了解才知道 原来 机 并不是指的飞机 而是手机 名字挺新鲜 做法更值得点赞 低头族 越来越多 年龄越来越小 提起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论是|多一些“养机场”“停机坪”式的手机管理站

上海市沙田学校近日设立“养机场”和“停机坪”的消息引发关注。乍一看不由感叹,这个校园也太高大上了。仔细了解才知道,原来“机”并不是指的飞机,而是手机。名字挺新鲜,做法更值得点赞。 “低头族”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提起手机对孩子的危害,不少家长一肚子苦水。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是棘手的教育难题。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在禁止手机进校园的规定下,如何加强校园手机管理,做好手机“管理员”,考验各个学校的智慧。而“养机场”“停机坪”的新颖做法,恰恰提供了一种巧妙的解决方案。 百堵不如一疏。从教育部的规定来看,校园手机管理不可一刀切地禁止。比如,对于路途远的学生来说,回家路上需要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确保家长随时知晓孩子的安全情况等。“养机场”“停机坪”的做法,允许有需要的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的同时,让手机有了“休息站”,能有效防止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间玩手机。相对于过去“手机销毁大会”、老师在门口查收手机等强硬做法,这样的“休息站”更加人性化,更具操作性——既符合管理规定,又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个体需求。

有声音指出,就算禁止所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又如何保障学生在家中合理使用手机?的确,手机的使用问题,看似是家长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博弈,更多的则是学生自己与自己的“斗争”。手机可以成为学习的帮手,只是绝大多数学生的自制力难以达到期望,面对手机,往往是“拿得起”“放不下”。设立“养机场”“停机坪”,更大的启示则在于通过引导,让学生正确看待手机,并通过分级精细化管理,让学生成为手机的“主人”。比如小学部每个班级设立“养机场”,这块空间由学生自己设计,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和自主能力 ;中学部按年级建了“停机坪”,设置学生手机管理员,加强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等等。

教育需要多一些“养机场”“停机坪”的想象力,需要换位思考、创新办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关键还在于改变思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要通过制定规则,比如使用时间、使用功能等,形成手机使用公约。这其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而不是任由老师或家长说了算。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学生们更愿意去遵守。同时,家庭契约和学校契约应尽量保持一致,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规则一经制定,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帮助学生养成按规则行事的良好习惯,提高家校协同的教育效果。只有家校携手,让孩子们自己愿意放下手机,才是正确使用手机的开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7907.html

(0)
上一篇 2025-09-13 08:33
下一篇 2025-09-13 08: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