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裴蜀定理有一个重要应用:


证明的第一步是利用as+bt=m的时候,m就是a,b的最大公约数,即m=(a,b)。
这个问题先是在a,c互斥的前提下,然后在as+ct=1方程两边乘以任意一个整数b,abs+cbt=b,从而得到了ab与cb的一个最大公约数b。再假设d是ab与c两者之间的任意一个公约数,所以得到d也一定是ab与cb的公约数,而b是ab与cb的最大公约数,所以d必然是b的公约数,由此d必然同时是b,c的公约数。
第二步则非常简单,因为ab与c之间、b与c之间都存在最大公约数,所以两者必然相等。
比如,假设a=3,c=7,(a,c)=1。再假设b=2,则(6,7)=(2,7)=1。
再假设a=7,c=32,(a,c)=1。然后假设b=2,则(14,32)=(2,32)=2。
这个定理的意思就是,对于互质的(a,c)=1来说,假设a<c,任意乘以一个整数b,如果b不是c的公约数,则(ab,c)=(b,c)=1;如果b是c的公约数,则(ab,c)=(b,c)=b。
以下这些推论都是显而易见的:


原因就在于,如果多个数字之间都互质,则它们的乘积同样互质,因为不管证明相乘,都找不到它们的公约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