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我们把数域从自然数依次扩展到整数、有理数、代数数,后来数学家们发现,代数数仍然不能包罗万象,比如用来表示圆周率的π就不是代数数。可是如何进一步扩展数域呢?如果一直从运算入手作数域扩展,这将是一个无休无止的工作,所以需要换一个思路来构造数域了。数学家想了很多办法构造实数,其中之一便是戴德金[1]于1872年提出的戴德金原理(Dedekind principle)。在后面还会介绍柯西列的构造方法。
用自然语言来讲,戴德金原理就是鉴于有理数的有序性(任意两个有理数都可以比较大小),将有理数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中间某个位置切分成两个集合,切分的位置便确定了一个数值。

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将有理数集Q分成两个子集S和T,使它们满足:
GoNz2CxXRU%3D","darkImgUri":"tos-cn-i-6w9my0ksvp/02d966b1d37646618e7e1ec00f133760","formulaImgStatus":"succeed"}" data-formula="\begin{cases}S,T\ne Q\\Q=S\cup T\\\forall x\in S,y\in T有x
我们称这是有理数集 上的一个戴德金分割(Dedekind cut),记作。
例2.5.1.1举例说明 戴德金分割。
解:(1)
(2)
(3)
答毕。
例2.5.1.2 求证:对于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有理数,必然存在一个有理数介于二者之间:。这个性质叫做有理数的稠密性(density)。
证明:由于
由于有理数经过四则运算后,仍是有理数,所以取
即满足条件
证毕。
对有理数集Q任意作一个戴德金分割,那么会出现3种情形:
(1)S中有最大值,T中无最小值,如例2.5.1.1(1);
(2)S中无最大值,T中有最小值,如例2.5.1.1(2);
(3)S中无最大值,T中也无最小值,如例2.5.1.1(3)。
不存在情形(4):S中有最大值,T中也有最小值。因为假设S中最大值为p,Q中最小值为q,根据戴德金分割的定义,有p<q,据例2.5.1.2可知,存在s,使得p<s<q,那么而
,矛盾。
对于情形(1)和(2),我们说该分割确定了一个有理数;对于情形(3),我们仍认为该分割确定了一个值,比如例2.5.1.1(3)所确定的值就是,我们把这样的数值叫做无理数(irrational number)。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real number),通常将实数集(set of real numbers)记作R。大于0的实数,叫做正实数(positive real number),正实数集记作R+;小于0的实数,叫做负实数(negative real number),负实数集记作R-。
每个实数x都可以由有理数集的戴德金分割确定,记作
根据戴德金分割的定义,可以得到,所以只要确定了 S,Q便随之而定。在情形(1)中不妨将
归入T,这就转化成为情形(2),所确定的值不变。所以判断一个数值是不是实数,只需判断能否列出以该数值为临界值的戴德金分割
中的S。不难得出, 应满足以下条件
(1);
(2)S≠Q;
(3);/*保证S是左边集合*/
(4)。/*保证S没有最大值*/
按照戴德金原理构造的实数,任意两个实数都可以比较大小。设实数x,y分别由戴德金分割和
确定,那么当
时,x=y;当
时,x<y;当
时,x>y。
我们也容易得到,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之间,必然存在一个有理数介于二者之间,也必然存在一个无理数介于二者之间,在有序的数域中不会再出现实数之外的数。两个实数x,y之间所有实数构成的集合,我们称作区间(interval),我们用符号∞表示无穷大,也会用于区间表述:

[1] 尤利乌斯·威廉·理查德·戴德金(Julius Wilhelm Richard Dedekind),1831-1916,德国数学家、理论家和教育家,近代抽象数学的先驱, 年提出了算术公理的完整系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9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