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雷达目标CFAR检测算法

【目标检测】雷达目标CFAR检测算法首先 解释了什么是 CFAR 检测 给出了基本的概念 其次 梳理了 CFAR 检测算法的原理 推导出各类 CFAR 算法的虚警概率与门限因子的关系 最后 利用 MATLAB 进行仿真 对比了四种 CFAR 算法的检测性能 总结了四种 CFAR 算法的优缺点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一、概述

1、基本概念

2、基础知识

雷达在判决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类错误。第一类是在没有目标时判断为有目标,这类错误称为虚警。另一类是在有目标时判断为没有目标,这类错误称为漏警。以上两类错误以一定的概率出现,分别称为虚警概率和漏警概率。

二、CFAR检测算法

目前,研究人员针对各种杂波环境下提出了许多高效的CFAR检测算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均值类CFAR(CA-CFAR)算法,该类算法应用的前提是假设背景杂波是均匀分布的;另一类是有序统计类CFAR(OS-CFAR)算法,这类算法是为了应对邻域内多目标情况而设计的。不同CFAR检测算法各有优劣,都是针对具体情况而设计,我们只需要学习CFAR的基本原理以及熟悉几种典型的CFAR检测算法即可。

1、基本原理

CFAR检测器的输入一般包括检测单元 Y Y Y 2 n 2n 2n 个参考单元。参考单元位于检测单元两侧,前后各 n n n 个。保护单元主要用在单目标情况下,防止目标能量泄漏到参考单元影响检测效果。设参考门限电平为 V T H V_{TH} VTH V T H = T × Z V_{TH}=T×Z VTH=T×Z,其中: Z Z Z 为总的杂波功率水平的估计, T T T 为门限因子,则当 Y > V T H Y>V_{TH} Y>VTH 时,认为有目标;反之,认为没有目标。
CFAR算法的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CFAR算法处理流程图
一般情况下,杂波同噪声相互独立,且平方律检波后都满足指数分布。参考单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公式1
H 0 H_{0} H0 表示为没有目标, P [ Y > T Z ∣ H 0 ] P[Y>TZ|H_{0}] P[Y>TZH0] 则表示为在没有目标的条件下判断为有目标的概率,从而得到虚警概率的表达式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式中, μ μ μ 是噪声功率; Z Z Z 为随机变量,它的分布取决于CFAR算法的类型以及参考单元的分布; M Z ( u ) u = T / 2 μ M_{Z}(u)_{u=T/2μ} MZ(u)u=T/2μ 为矩母函数。




2、几种典型的CFAR检测算法

不同类型CFAR算法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对参考单元处理的不同,亦为 Z Z Z 值选取的不同。在背景噪声独立同分布时,通过确定常数 T T T 来达到恒定的虚警概率。不同的检测算法,其确定常数 T T T 的方法也会相应的有所区别。下面将对几种典型CFAR算法的虚警概率表达式进行推导。

(1)CA(Cell Averaging)-CFAR检测算法

背景杂波功率水平 Z Z Z 的计算方式为 2 n 2n 2n个参考单元之和:
Z = ∑ i = 1 n X i + ∑ i = n + 1 2 n X i = ∑ i = 1 2 n X i Z=\sum_{i=1}^{n}X_{i}+\sum_{i=n+1}^{2n}X_{i}=\sum_{i=1}^{2n}X_{i} Z=i=1nXi+i=n+12nXi=i=12nXi
在推导 P f a P_{fa} Pfa T T T 的关系之前,我们先给出伽马(Γ)分布的相关知识。
Γ Γ Γ 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α , β α,β αβ 是两个参数,当 α = 1 , β = 2 μ α=1,β=2μ α=1β=2μ时,式(3)就退化成为式(1)中的指数分布; Γ ( α ) Γ(α) Γ(α)就是数学中的伽马函数,对于正整数 α α α,有 Γ ( α ) = ( α − 1 ) ! Γ(α)=(α-1)! Γ(α)=(α1)
G ( α , β ) G(α,β) G(α,β) Γ Γ Γ 分布的概率分布函数,若 X X X 为服从 Γ Γ Γ 分布的随机变量,则有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X X X 的矩母函数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输入信号中的各变量满足独立同分布的条件,则对于 2 n 2n 2n个随机变量之和的矩母函数等于各随机变量的矩母函数之积,所以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式(5)和式(6)以及 u = T / 2 μ u=T/2μ u=T/2μ 代入式(2),可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即可得到虚警概率 P f a P_{fa} Pfa 与门限因子 T T T 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GO-CFAR、SO-CFAR检测算法

最大选择GO(Greatest Of)-CFAR是选取前面 n n n 个参考单元之和与后面 n n n 个参考单元之和中的大者作为背景杂波功率水平 Z Z Z ;而最小选择SO(Smallest Of)-CFAR是选取前面 n n n 个参考单元之和与后面 n n n 个参考单元之和中的小者作为背景杂波功率水平 Z Z Z
GO、SO
对于GO-CFAR算法,Z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f Z ( z ) f_{Z}(z) fZ(z),进而推导其虚警概率为 P f a , g o P_{fa,go} Pfa,go,如下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理,可得到SO-CFAR算法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f Z ( z ) f_{Z}(z) fZ(z),虚警概率为 P f a , s o P_{fa,so} Pfa,so,如下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OS-CFAR检测算法

顺序统计量OS(Order Statistic)CFAR的原理是先对参考单元从小到大排序,再选取第 k k k 个样本作为 Z Z Z
设 OS-CFAR 算法的虚警概率为 P f a , o s P_{fa,os} Pfa,os,根据参考文献中的公式推导可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 = 2 n R=2n R=2n k k k 为OS-CFAR中的参数,其值的选取对算法的检测性能有较大影响。


(4) 补充说明

GO、SO、OS三类CFAR检测算法的门限因子 T T T 难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可以通过迭代运算的方式求解出来。
当求解出门限因子 T T T 后,便可以将其代入检测概率的表达式,得到在不同信噪比的条件下,检测概率的变化情况。
在参考文献[4]和[5]中给出了检测概率 P d P_{d} Pd 的计算方法。

三、不同CFAR检测算法性能对比

1、MATLAB仿真结果

为了比较不同CFAR算法的检测性能,建立CA、GO、SO、OS四类CFAR算法的检测概率与信噪比的关系曲线,信噪比设置为0~30dB,参考单元的数目 2 n 2n 2n 分别取16、24、32、48、64、128,保护单元左右各3个,虚警概率 P f a = 1 0 − 6 P_{fa}=10^{-6} Pfa=106
MATLAB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MATLAB代码

% ------ 程序功能:四类CFAR检测算法的检测概率与SNR的关系 % clc clear all; close all; %% 参数设置 R = 24; % 参考单元长度 n = R/2; % 半滑窗长度 k = R*3/4; % os-cfar的参数 P_fa = 1e-6; % 虚警概率 SNR_dB = (0:30); % 信噪比 SNR = 10.^(SNR_dB./10); % 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syms T; % 门限因子的符号变量 %% CA-CFAR T_CA = P_fa^(-1/R)-1; % CA-CFAR的门限因子 Pd_CA = (1+T_CA./(1+SNR)).^(-R); % CA-CFAR的检测概率 %% SO-CFAR、GO-CFAR Pfa_SO = 0; syms T for i = 0:n-1 Pfa_SO = Pfa_SO+2*nchoosek(n+i-1,i)*(2+T)^(-(n+i)); % SO-CFAR的虚警概率表达式 end T1_SO = solve(Pfa_SO == P_fa, T); % 求解出虚警概率为P_fa时对应的门限因子T T2_SO = double(T1_SO); T_SO = T2_SO(T2_SO == abs(T2_SO)); % SO-CFAR的门限因子 Pfa_GO = 2*(1+T)^(-n)-Pfa_SO; % GO-CFAR的虚警概率表达式 T1_GO = solve(Pfa_GO == P_fa, T); % 求解出虚警概率为P_fa时对应的门限因子T T2_GO = double(T1_GO); T_GO = T2_GO(T2_GO == abs(T2_GO)); % GO-CFAR的门限因子 Pd_SO = 0; Pd_GO = 0; for j = 0:n-1 Pd_SO = Pd_SO+2*nchoosek(n+j-1,j).*(2+T_SO./(1+SNR)).^(-(n+j)); % SO-CFAR的检测概率 Pd_GO = Pd_GO+2*nchoosek(n+j-1,j).*(2+T_GO./(1+SNR)).^(-(n+j)); end Pd_GO = 2.*(1+T_GO./(1+SNR)).^(-n)-Pd_GO; % GO-CFAR的检测概率 %% OS-CFAR Pfa_OS = k*nchoosek(R,k)*gamma(R-k+1+T)*gamma(k)/gamma(R+T+1); % OS-CFAR的虚警概率表达式 T1_OS = solve(Pfa_OS == P_fa, T); % 求解出虚警概率为P_fa时对应的门限因子T T2_OS = double(T1_OS); T_OS = T2_OS(T2_OS == abs(T2_OS)); % OS-CFAR的门限因子 Pd_OS = k*nchoosek(R,k)*gamma(R-k+1+T_OS./(1+SNR))*gamma(k)./gamma(R+T_OS./(1+SNR)+1); % OS-CFAR的检测概率 %% 画图 figure; plot(SNR_dB,Pd_CA,'r-*'); hold on; plot(SNR_dB,Pd_SO,'k-^'); plot(SNR_dB,Pd_GO,'b-o'); plot(SNR_dB,Pd_OS,'m-.'); grid on; xlabel('SNR','FontName','Time New Romans','FontAngle','italic'); ylabel('P_{d}','FontName','Time New Romans','FontAngle','italic'); title(['恒虚警率 P_{fa}= ',num2str(P_fa),',参考单元 2n= ',num2str(R)]); legend('CA','SO','GO','OS'); 

3、优缺点总结

CFAR对比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雷达的硬件运算资源有限,较普遍采用的算法依然复杂度较低的CA-CFAR检测算法。

四、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19444.html

(0)
上一篇 2025-11-05 14:20
下一篇 2025-11-05 14: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