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一文解读ISO26262安全标准:功能安全管理
1 安全生命周期
安全生命周期包含了在概念阶段、产品开发、生产、运行、维护和报废期间的主要安全活动,而计划、协调和记录安全生命周期所有阶段的安全活动是关键的管理任务。允许根据实际项目需求对安全生命周期进行裁剪。 这里有个相关项(item)的概念,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功能单元,比如电驱系统。
功能安全管理分为几个阶段:概念阶段、产品开发阶段、生产发布之后的阶段。
1.1 概念阶段
1.2 产品开发阶段
产品开发包括系统/硬件/软件几个方面的开发,这几个方面的流程都要遵循V模型的概念。
- 系统层面:
系统开发流程的V模型,左侧包含技术安全要求的定义、系统架构、系统设计和实现,右侧包含集成、验证、确认和功能安全评估。 软硬件接口要在该阶段定义清楚,形成HSI文档。
从系统层面来说,包括了对其它几个阶段发生活动的确认。
(1) 确认功能安全概念FSC的技术实现。
(2) 确认外部措施的有效性,以及能达到的性能。比如,附加的车载装置如动态稳定控制器或防爆轮胎,以及道路防护置如防撞栏或隧道消防系统等,不在本标准使用范围,因此可作为外部措施加以考虑。
(3) 确认人员的反应,这里可以指驾驶员,包括可控性和操作任务。可控性指HaRa分析中,驾驶员或其他涉险人员控制危害情况能力的可信度。 - 硬件层面:
基于系统设计规范,从硬件层面进行开发。硬件开发流程基于一个V模型概念,V模型左侧包含硬件要求定义、硬件设计和实现,V模型右侧包含硬件集成和测试。 - 软件层面:
基于系统设计规范,从软件层面进行相关项的开发。软件开发流程基于一个V模型概念,V模型左侧包含软件要求定义、软件架构设计和实现,V模型右侧包含软件集成、测试和软件要求验证。 - 生产发布:
生产发布是产品开发流程的最后阶段,为量产发布提供必要交付物。
1.3 生产发布后续阶段
2 安全管理的角色和职责
3 安全活动的裁剪
最后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网络安全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但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网络安全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网络安全知识点!真正的体系化!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需要这份全套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我获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会持续更新!
份全套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我获取!!](https://bbs.csdn.net/topics/)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会持续更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2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