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一、什么是字模
单片机应用经常会用到液晶显示模块,是用点阵的方式显示的,要显示汉字或字符的时候会用到字模,字模就是字在点阵上显示时对应的编码,如图1显示的“正”字,使用16×16点阵。点阵中黄色的点是高亮的,对应于二进制编码中的1,绿色的低亮对应于二进制编码中的0。如第一行 二进制编码应该是 00000000 00001000 刚好用两个字节表示就是 0x0,0x08,这样,16总共需要用32个字节来表示,这32个字节就是“正”的字模。在单片机程序中,将字模发送给液晶显示模块,就能够显示出响应的汉字或字符。
二、字模的获取
汉字的点阵字模是从点阵字库文件中提取出来的。例如常用的16×16点阵HZK16文件,12×12点阵HZK12文件等等,这些文件包括了GB 2312字符集中的所有汉字。现在只要弄清汉字点阵在字库文件中的格式,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显示汉字了。
下面以HZK16文件为例,分析取得汉字点阵字模的方法。
HZK16文件是按照GB 2312-80标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标码或区位码的标准排列的。国标码分为 94 个区(Section),每个区 94 个位(Position),所以也称为区位码。其中01~09 区为符号、数字区,16~87 区为汉字区。而 10~15 区、88~94 区是空白区域。
如何取得汉字的区位码呢?在计算机处理汉字和ASCII字符时,使每个ASCII字符占用1个字节,而一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其值称为汉字的内码。其中第一个字节的值为区号加上32(20H),第二个字节的值为位号加上32(20H)。为了与ASCII字符区别开,表示汉字的两个字节的最高位都是1,也就是两个字节的值都又加上了128(80H)。这样,通过汉字的内码,就可以计算出汉字的区位码。
具体算式如下:
qh=c1-32-128=c1-160 wh=c2-32-128=c2-160
或
qh=c1-0xa0 wh=c2-0xa0
qh,wh为汉字的区号和位号,c1,c2为汉字的第一字节和第二字节。
根据区号和位号可以得到汉字字模在文件中的位置:
location=(94*(qh-1)+(wh-1))*一个点阵字模的字节数。
上面计算过,一个16×16点阵的汉字总共需要16*16/8=32个字节表示。字模的表示顺序为: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也就是先画左上方的8个点,再是右上方的8个点,然后是第二行左边8个点,右边8个点,依此类推,画满16×16个点。
对于其它点阵字库文件,则也是使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显示。例如HZK12,但是HZK12文件的格式有些特别,如果你将它的字模当作12*12位计算的话,根本无法正常显示汉字。因为字库设计者为了使用的方便,字模每行的位数均补齐为8的整数倍,于是实际该字库的位长度是16*12,每个字模大小为24字节,虽然每行都多出了4位,但这4位都是0(不显示),并不影响显示效果。 还有UCDOS下的HZK24S(宋体)、HZK24K(楷体)或HZK24H(黑体)这些打印字库文件,每个字模占用24*24/8=72字节,不过这类大字模汉字库为了打印的方便,将字模都放倒了,所以在显示时要注意把横纵方向颠倒过来就可以了。
字模获取工具的制作
分析过字模的原理后,就可以来编写工具,首先要准备字库文件,HZK16.DAT,可以从网上下载。
根据原理,先打开文件,然后根据汉字的内码获取区码和位码,然后根据区吗和位码索引到文件中的地址,再读取32个字节数据到BUFFER中即大功告成。
下面是VC中的一段代码,供参考:
上面获取的汉字,默认是宋体的,假如对字体有要求,就要选用相应字体的字库。当然,大多数时候在液晶上显示是不会在乎字体的,可能看习惯了,感觉宋体最适合点阵显示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5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