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每个中国人幼年时期的神话启蒙 几乎都是从这些故事开始的 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处 很多人把 山海经 当做 lt End gt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夸父逐日、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每个中国人幼年时期的神话启蒙

几乎都是从这些故事开始的

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处

那就是《山海经》

很多人把《山海经》当做

“古今语怪之祖”

虽然里面描写了很多异想天开的事物

但并非全篇都是虚妄之说

从某种意义上讲

《山海经》可以作为

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

书中记载了丰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

东汉时,王景被派往治理黄河

临行前,皇帝把《山海经》作为参考书

郑重其事地交到王景手中

还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在他所著的《水经注》里

引用《山海经》达80多处

可见

《山海经》确实有不少可取的实用之处










· 什么是《山海经》·









我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

由《五藏山经》和《海经》组成

《五藏山经》一般简称为《山经》

记载的五个方位的山川所涉范围

大致相当于战国时期华夏各国的地域

依次记述了数百座山的名称、位置

以及动物、植物、矿物等各种资源

并详细描述了动、植物的

形态、习性、药效、象征意义等等

由于年代久远

其中一些地名难以与今天的地名比对

但是还有不少地名是可以确定的

《海经》虽然神话色彩比较浓厚,但也并不尽然

例如《海内东经》提到了流沙之地

也就是大沙漠

然后提到

“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

其中的大夏国和月支国

在汉代张骞通西域的时候,还曾经到达过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当代学者王红旗考证的《山海经·五藏山经》图局部,据他研究,《山海经》世界里神域的中心昆仑山,在今天河套一带,即图中黄河“几”字弯内上部。(图自《中华遗产》2016年4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山海经》记载了300多处矿物产地、

近80种实用矿物

比古希腊的《石头志》

记载的矿物要多4倍,而且分类更细

英国的汉学家李约瑟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赞道:

“《山海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库,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古人

是怎样认识矿物和药物之类物质的知识。”

最令人惊叹的是

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

曾利用《山海经》里丰富的河道资料

考证出一条最古的黄河故道

为解读《山海经》作出了很好的范例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千百年来,《山海经》为中国人塑造了

一个梦幻般的的世界

充满了上古时代人类的想象

(图自《博物》2006年11月)









· 昆仑山,比想象中更庞大 ·









被称为亚洲脊柱、万山之祖

中原先民为这座可望不可即的高山

赋予了最瑰丽的想象

创造出以西王母等为主要形象的

昆仑神话体系

《山海经》中这样写着: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

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

……百神之所在。”

不过,以现在的地理概念来看

昆仑山显然不是一座“丘”

也并非《山海经》中所说的“方八百里”

昆仑山是古老的褶皱山脉

其西段沿塔里木盆地南缘作西北—东南走向

东北坡陡峭,西南与喀喇昆仑山相接

它全长达2500公里

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

向东延入青海省西部,抵四川省西北部

它不但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

也是亚洲中部的庞大山系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站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瞭望塔上北望,巍峨耸立的昆仑山脉在地平线上延展开去,如屏障般遮挡了更远处的世界。在无人涉足的山巅之上,冰川仿若一条静卧的白色巨龙。(摄影/杨欣,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1月)









· 太华之山 = 华山 ·









《山经》中的《西山经》地域范围

东起晋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

北抵宁夏盐池西北、陕西榆林东北一线

西南抵鸟鼠山、青海湖一线

西北可能到达新疆东南角的阿尔金山

但不包括罗布泊以西以北

《西山经》中的一些山大多都可以

根据其与一些河流的关系确定出位置

其中,“太华之山”

由于明确记载了山地中的河流北流注入渭河

故可明确无误地确定它位于秦岭

而又简练生动地描写它“削成而四方”

所以可以确定“太华之山”就是华山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华山的山峰是新鲜的基岩从地下抬升起来的,恰好华山的花岗岩岩体节理稀少,因此华山的整体性强,巨大的山体、宽阔陡峻的悬崖形成了华山的独特风格。(摄影/唐忠华,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5月)









· 罗布泊,曾是水乡泽国 ·









《山经》中的《北山经》地域范围

西起今内蒙古、宁夏的腾格里沙漠、贺兰山

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南起山西中条山

北至内蒙古阴山以北直抵北纬43度迤北一线

“泑泽”

在《西山经》和《北山经》都提到过

“泽”至少是战国时期以前对罗布泊的称谓

到了汉代

罗布泊又被称为蒲昌海、盐泽、牢兰海等

“泑泽”位置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

为解读《山海经》中所记载的

西北地区一系列地名的位置

提供了一个“坐标原点”

“泽”的位置

最早由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在《水经注》中认定为罗布泊

其它一些地名

可根据其与“泽”的关系,确定其位置

据史料记载

罗布泊面积最大时曾达12000平方公里

一片水乡泽国孕育了楼兰的文明

明代时为3000平方公里

但到了1972年

曾经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完全干涸了

原来的湖底变成

盐碱荒漠、沙漠、雅丹等各种面貌

与古人看到的“泑泽”有了天壤之别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西北隅,北距孔雀河下游干河床约16公里,东距罗布泊约28公里。(摄影/郝沛,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11月)









· 观山川,定时节 ·









《海经》中的《大荒经》记载四方群山

最初目的不仅仅在于“俯察地理”

其中尤其抢眼的是

东方的七座“日月所出之山”

和西方的七座“日月所入之山”

有猜想认为,这与古人观测日月的方法有关

在北半球的居民看来

太阳夏天最北,因此夏天热

冬天最南,因此冬天冷

根据太阳每天早晨在东方升起时所在的方位

或者每天黄昏在西方降落的方位

就能判断当时的季节和月份,了解时令和农时

而这些以“观象授时”的日月出入之山

更是为推断《大荒经》世界的地域范围

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对于天文观察来说,最重要的前提是

要端正四方的方位基准,建立准确的方位坐标

《大荒经》古图中明确地标明了

作为这样一个四方基准的四极之山

东极之山为鞠陵于天,西极之山为日月山

南极之山为去痓山,北极之山为天櫃山

而四极之山又和日月出入之山

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观象授时体系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尖底大口尊上,刻画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图案,上方是圆圆的太阳,下方是山峰,中间则像是一弯新月考古人员把这个符号称作“日月山”,尤以莒县陵阳河遗址发现的图案最为典型。(图自《中华遗产》2014年12月)

你可能没有看过《山海经》

但是从战国时屈原的《楚辞》开始

许多大家所熟悉的

《封神演义》、《西游记》、

《聊斋志异》、《镜花缘》等著作

其实都受到了《山海经》的影响

比如《西游记》就可举出好多例子

红孩儿吐三昧真火

可追溯至《山海经》里喷火的餍火国人

“女儿国”甚至直接套用原名

《山海经》里充满了瑰丽神奇的想象

是一种与西方截然不同的

中国式浪漫主义文学

解读《山海经》

可以揭示许多古代历史与地理的秘密

为我们点亮远古祖先眼中的神奇世界

想进一步了解《山海经》吗

就让中国国家地理为你深度解读吧

点击封面图查看、购买杂志电子版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 杂志电子版

以下8期 每满88减8

限时活动截止至

10月25日24:00


– 浊漳河:起开太行向东流


2011年01月

– 昆仑 冰雪炼就中国的脊梁


《中华遗产》2014年12

– 山海经的山川世界

– 在神话的光芒之下


《中华遗产》2016年04

– 《山海经》世界里都住着什么?

– 山海经:昆仑大妖怪


《中华遗产》2017年04

– 洪荒世界谁主宰?

– 谜一样的王母娘娘


《博物》2006年11月

–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解读《山海经》的真实一面

– 《山海经》永远的浪漫世界


《博物》2010年10月

– 瑶池 高山圣湖西部传说


《博物》2019年04月

– 神话大航海Ⅱ 走遍《山海经》 书成《镜花缘》

还想看更多杂志电子版?

点击下图

进入「中国国家地理畅读」小程序

你错过的经典这里能看

别再错过哦

– < End > –

编辑 | 小葇

地理君在这里等你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买好物

看杂志

逛世界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发现美

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中国远古国家地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62531.html

(0)
上一篇 2024-12-15 14:26
下一篇 2024-12-15 14: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