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移动平均法和加权移动平均法有什么区别?

简单移动平均法和加权移动平均法有什么区别?简单移动平均法 SMA 和加权移动平均法 WMA 都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短期预测方法 但核心区别在于对 不同时期数据的重视程度 具体差异如下 1 权重分配 均等 vs 不均等 简单移动平均 SMA 对 最近 N 个周期的数据 赋予相同的权重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简单移动平均法(SMA)和加权移动平均法(WMA)都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短期预测方法,但核心区别在于对“不同时期数据的重视程度”,具体差异如下:

1. 权重分配:均等 vs 不均等

– 简单移动平均(SMA):

对“最近N个周期的数据”赋予相同的权重(均为1/N)。

例如:用最近3个月销量预测下个月,取3个月销量的算术平均值((A+B+C)÷3),A、B、C的权重都是1/3。

– 加权移动平均(WMA):

对“不同时期的数据”赋予不同的权重,通常近期数据权重更高(认为最新数据更能反映当前趋势)。

例如:同样用最近3个月销量预测,可能给最近1个月(C)权重0.5,中间1个月(B)0.3,最早1个月(A)0.2,预测值=A×0.2 + B×0.3 + C×0.5。

2. 对数据变化的敏感度:滞后 vs 敏感

– SMA:

由于所有数据权重均等,对“最新数据的变化”反应较慢,滞后性强。

例:若某产品销量持续增长(1月100,2月200,3月300),SMA预测4月为(100+200+300)÷3=200,但实际可能增长到400,偏差大。

– WMA:

因近期数据权重更高,能更快捕捉趋势变化,滞后性较弱。

例:同上数据,若权重为0.2、0.3、0.5,WMA预测4月=100×0.2 + 200×0.3 + 300×0.5=230,更接近实际增长趋势(虽仍可能偏低,但比SMA更合理)。

3. 计算复杂度:简单 vs 稍复杂

– SMA:计算极简,直接用算术平均(Excel的 AVERAGE() 函数可实现),无需额外设置权重,业务人员易上手。

– WMA:需先确定各期权重(权重总和需为1),再按“数据×权重”求和,计算步骤稍多,且权重设置依赖经验(如“近期权重是否足够高”)。

4. 适用场景:稳定 vs 有轻微趋势

– SMA适合:数据波动小、无明显上升/下降趋势的场景(如成熟日用品的周度销量、客户稳定的复购量),此时“均等权重”足以平滑随机波动。

– WMA适合:数据有缓慢趋势(如逐渐增长/下降)或需要“更重视近期变化”的场景(如季节性较弱但市场略有波动的产品),通过权重调整减少滞后性。

总结:核心差异对比表

| 维度 | 简单移动平均(SMA) | 加权移动平均(WMA) |

|—————|—————-|——————|

| 权重 | 所有数据权重均等(1/N) | 近期数据权重更高(总和=1) |

| 对新数据的敏感度 | 低(滞后性强) | 高(滞后性弱) |

| 计算难度 | 简单(算术平均) | 稍复杂(需设置权重) |

| 适用场景 | 数据稳定、无明显趋势 | 数据有缓慢趋势、需重视近期变化 |

一句话总结:SMA是“平均主义”,适合稳定场景;WMA是“侧重近期”,适合略有趋势的场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87609.html

(0)
上一篇 2025-09-06 07:45
下一篇 2025-09-06 08: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