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语法–运算(超详细)

Java基础语法–运算(超详细)java 基础语法 java 运算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前言

Hello,大家好!很开心与你们在这里相遇,我是一个喜欢文字、喜欢有趣的灵魂、喜欢探索一切有趣事物的女孩,想与你们共同学习、探索关于IT的相关知识,希望我们可以一路陪伴~

1. 类型转换

1.1 自动类型转换

  • 什么是自动类型转换?

把一个表示数据范围小的数值或者变量赋值给另一个表示数据范围大的变量。这种转换方式是自动的,直接书写即可。


  • 示例
double num = 10; // 将int类型的10直接赋值给double类型 System.out.println(num); // 输出10.0

1.2 强制类型转换

  • 什么是强制类型转换?

把一个表示数据范围大的数值或者变量赋值给另一个表示数据范围小的变量。

  • 强制类型转换格式

目标数据类型 变量名 = (目标数据类型)值或者变量;

  • 示例
byte a = 3; byte b = 4; byte d = ( byte) (a + b); System.out.println(d); 
  • 数据范围

Java基础语法--运算(超详细)

  • 强制类型转换注意事项

    1.  char类型的数据转换为int类型是按照码表中对应的int值进行计算的。比如在ASCII码表              中,’a’对应97。

int a = 'a'; System.out.println(a); // 将输出97

    2.  整数默认是int类型,byte、short和char类型数据参与运算均会自动转换为int类型。

byte b1 = 10; byte b2 = 20; byte b3 = b1 + b2; // 第三行代码会报错,b1和b2会自动转换为int类型,计算结果为int,int赋值给byte需要强制类型转换。 // 修改为: int num = b1 + b2; // 或者: //目标类型 变量名 = (目标类型)原始类型; byte b3 = (byte) (b1 + b2);

   3. boolean类型不能与其他基本数据类型相互转换。

2. 运算符

  • 什么是运算符?

运算符

对常量或者变量进行操作的符号,注意符号都是特定,不能改变量。

表达式

用运算符把常量或者变量连接起来符合java语法的式子就可以称为表达式。 不同运算符连接的表达式体现的是不同类型的表达式。

举例说明

int a = 10; int b = 20; int c = a + b;

 2.1 算术运算符

符号 作用 说明
+ 参看小学一年级
参看小学一年级
* 参看小学二年级,与“×”相同
/ 参看小学二年级,与“÷”相同
% 取余/取模 获取的是两个数据做除法的余数

【 注意:整数操作只能得到整数,要想得到小数,必须有浮点数参与运算。】

 2.1.1 “+”号运算符操作

  • char类型参与算术运算

使用的是计算机底层对应的十进制数值。需要我们记住三个字符对应的数值:

  • ‘a’ — 97  a-z是连续的,所以’b’对应的数值是98,’c’是99,依次递加
  • ‘A’ — 65  A-Z是连续的,所以’B’对应的数值是66,’C’是67,依次递加
  • ‘0’ — 48  0-9是连续的,所以’1’对应的数值是49,’2’是50,依次递加
  • 示例 
char ch1 = 'a'; System.out.println(ch1 + 1); // 输出98,97 + 1 = 98 char ch2 = 'A'; System.out.println(ch2 + 1); // 输出66,65 + 1 = 66 char ch3 = '0'; System.out.println(ch3 + 1); // 输出49,48 + 1 = 49

 2.1.2 算术表达式

算术表达式中包含不同的基本数据类型的值的时候,整个算术表达式的类型会自动进行提升。

  • 提升规则

等级顺序:byte,short,char –> int –> long –> float –> double

  • 示例
byte b1 = 10; byte b2 = 20; // byte b3 = b1 + b2; // 该行报错,因为byte类型参与算术运算会自动提示为int,int赋值给byte可能损失精度 int i3 = b1 + b2; // 应该使用int接收 byte b3 = (byte) (b1 + b2); // 或者将结果强制转换为byte类型 ------------------------------- int num1 = 10; double num2 = 20.0; double num3 = num1 + num2; // 使用double接收,因为num1会自动提升为double类型

2.1.3 字符串的”+“操作

 当“+”操作中出现字符串时,这个”+”是字符串连接符,而不是算术运算。在”+”操作中,如果出现了字符串,就是连接运算符,否则就是算术运算。当连续进行“+”操作时,从左到右逐个执行。

  • 示例
 //字符串拼接 int a = 520; System.out.println("你好世界"+a); System.out.println("你好世界"+",冰冰"); System.out.println(1+2+"4"+6); System.out.println(1 + 99 + "你好世界"); System.out.println(1+3+"你好世界"+(5+3)); System.out.println(1+3+"你好世界"+5+3); System.out.println("hello"+'a'+1);//helloa1 System.out.println('a'+1+"hello");//98hello System.out.println("5+5="+5+5);//5+5=55 System.out.println(5+5+"=5+5");//10=5+5

2.2 赋值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的作用是将一个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左边必须是可修改的,不能是常量。

符号 作用 说明
= 赋值 a=10,将10赋值给变量a
+= 加后赋值 a+=b,将a+b的值给a
-= 减后赋值 a-=b,将a-b的值给a
*= 乘后赋值 a*=b,将a×b的值给a
/= 除后赋值 a/=b,将a÷b的商给a
%= 取余后赋值 a%=b,将a÷b的余数给a

 【 注意:扩展的赋值运算符隐含了强制类型转换。】

2.3 自增自减运算符

符号 作用 说明
++ 自增 变量的值加1
自减 变量的值减1

注意事项:

  • ++和– 既可以放在变量的后边,也可以放在变量的前边。
  • 单独使用的时候, ++和– 无论是放在变量的前边还是后边,结果是一样的。
  • 参与操作的时候,如果放在变量的后边,先拿变量参与操作,后拿变量做++或者–。
  • 参与操作的时候,如果放在变量的前边,先拿变量做++或者–,后拿变量参与操作。
  • 最常见的用法:单独使用。

示例: 

int i = 10; i++; // 单独使用 System.out.println("i:" + i); // i:11 int j = 10; ++j; // 单独使用 System.out.println("j:" + j); // j:11 int x = 10; int y = x++; // 赋值运算,++在后边,所以是使用x原来的值赋值给y,x本身自增1 System.out.println("x:" + x + ", y:" + y); // x:11,y:10 int m = 10; int n = ++m; // 赋值运算,++在前边,所以是使用m自增后的值赋值给n,m本身自增1 System.out.println("m:" + m + ", m:" + m); // m:11,m:11

 2.4 关系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有6种关系,分别为小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大于等于、不等于。最终于的结果是boolean类型。

符号 说明
== a==b,判断a和b的值是否相等,成立为true,不成立为false
!= a!=b,判断a和b的值是否不相等,成立为true,不成立为false
> a>b,判断a是否大于b,成立为true,不成立为false
>= a>=b,判断a是否大于等于b,成立为true,不成立为false
< a<b,判断a是否小于b,成立为true,不成立为false
<= a<=b,判断a是否小于等于b,成立为true,不成立为false

注意事项:

  •  关系运算符的结果都是boolean类型,要么是true,要么是false。
  • 千万不要把”==”误写成”=”,”==”是判断是否相等的关系,”=”是赋值。
int a = 10; int b = 20; System.out.println(a == b); // false System.out.println(a != b); // true System.out.println(a > b); // false System.out.println(a >= b); // false System.out.println(a < b); // true System.out.println(a <= b); // true // 关系运算的结果肯定是boolean类型,所以也可以将运算结果赋值给boolean类型的变量 boolean flag = a > b; System.out.println(flag); // 输出false

2.5 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把各个运算的关系表达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复杂的逻辑表达式,以判断程序中的表达式是否成立,判断的结果是 true 或 false。 最终的结果也是boolean。

符号 作用 说明
& 逻辑与(和) a&b,a和b都是true,结果为true,否则为false
| 逻辑或 a|b,a和b都是false,结果为false,否则为true
^ 逻辑异或 a^b,a和b结果不同为true,相同为false
! 逻辑非 !a,结果和a的结果正好相反
  • 示例:
//定义变量 int i = 10; int j = 20; int k = 30; //& “与”,并且的关系,只要表达式中有一个值为false,结果即为false System.out.println((i > j) & (i > k)); //false & false,输出false System.out.println((i < j) & (i > k)); //true & false,输出false System.out.println((i > j) & (i < k)); //false & true,输出false System.out.println((i < j) & (i < k)); //true & true,输出true System.out.println("--------"); //| “或”,或者的关系,只要表达式中有一个值为true,结果即为true System.out.println((i > j) | (i > k)); //false | false,输出false System.out.println((i < j) | (i > k)); //true | false,输出true System.out.println((i > j) | (i < k)); //false | true,输出true System.out.println((i < j) | (i < k)); //true | true,输出true System.out.println("--------"); //^ “异或”,(同性)相同为false,(异性)不同为true System.out.println((i > j) ^ (i > k)); //false ^ false,输出false System.out.println((i < j) ^ (i > k)); //true ^ false,输出true System.out.println((i > j) ^ (i < k)); //false ^ true,输出true System.out.println((i < j) ^ (i < k)); //true ^ true,输出false System.out.println("--------"); //! “非”,取反 System.out.println((i > j)); //false System.out.println(!(i > j)); //!false,,输出true

2.6 短路逻辑运算符

在逻辑与运算中,只要有一个表达式的值为false,那么结果就可以判定为false了,没有必要将所有表达式的值都计算出来,短路与操作就有这样的效果,可以提高效率。同理在逻辑或运算中,一旦发现值为true,右边的表达式将不再参与运算。

符号 作用 说明
&& 短路与 作用和&相同,但是有短路效果
|| 短路或 作用和|相同,但是有短路效果

注意事项:

  • 逻辑与&,无论左边真假,右边都要执行。
  • 逻辑或|,无论左边真假,右边都要执行。
  • 短路与&&,如果左边为真,右边执行;【如果左边为假,右边不执行】。
  • 短路或||,如果左边为假,右边执行;【如果左边为真,右边不执行】。

示例:

int x = 3; int y = 4; System.out.println((x > y) & ( x < y));//false & true = false //左右两边的表达式都会执行 System.out.println((x > y) && ( x < y));//false && true = false //双&& 短路与 左边false 右边不执行 System.out.println((x > y) && ( x > y));//false && false = false //双&& 短路与 左边false 右边不执行 System.out.println((x < y) || ( x > y));//true || false = true //短路或 左边为true 右边不执行 System.out.println((x < y) || ( x < y));//true || true = true //短路或 左边为true 右边不执行

2.7 三元运算符

 三元运算符语法格式

 数据类型 变量=关系表达式 ? 表达式1 : 表达式2;

  •  格式解析

 问号前面的位置是判断的条件,判断结果为boolean型,为true时调用表达式1,为false时调用表达式2。其逻辑为:如果条件表达式成立或者满足则执行表达式1,否则执行第二个。

  • 示例
int a = 10; int b = 20; int c = a > b ? a : b; // 如果表式返回的是true ,把结果1返回 ,如果表达式返回的false, 把结果2返回
  • 需求:比较两个数的最大值
public class Operator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3; int b = 4; int c = (a < b) ? a : b; System.out.println(c); } }

3. 键盘录入

 我们可以通过 Scanner 类来获取用户的输入。使数据达到灵活性。

 使用步骤:


 1. 导包

Scanner 类在java.util包下,所以需要将该类导入。导包的语句需要定义在类的上面。

import java.util.Scanner; 

2. 创建Scanner对象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 创建Scanner对象,sc表示变量名,其他均不可变

3. 接受数据

int i = sc.nextInt(); // 表示将键盘录入的值作为int数返回。
  • 示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cann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接收数据 int x = sc.nextInt(); //输出数据 System.out.println("x:" + x); } }
  • 需求:获取两个数中的最大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需要:获取两个数中最大值,数字动态(键盘录入) //1、获取键盘录入对象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2、输入数字的功能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一个数:"); int a = sc.nextInt();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二个数:"); int b = sc.nextInt(); //实现功能,获取两个数中最大值 int c = (a>b) ? a : b; System.out.println("两个数的最大值是:"+c); }

未来很长,但有你,我不孤单~  喜欢我就关注我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aidsoft.com/118839.html

(0)
上一篇 2025-11-10 08:15
下一篇 2025-11-10 08: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